在四川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李翔等三名省人大代表聯(lián)名提交了《關于在幼兒及小學教育中加強男孩“陽剛教育”的建議》。她們認為,“陽剛教育”不只是肌肉發(fā)達、勇猛好斗的身體、外形的訓練,更重要的是“陽剛”氣質(zhì)、精神的培養(yǎng)。她們建議,應增加幼兒園、小學男教師比例,增加男孩“陽剛”氣質(zhì)的培養(yǎng)。(1月22日成都晚報)
乍一看,人大代表提的建議很有道理,在女教師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小男孩的身上會不經(jīng)意地繼承著女性的溫柔和細膩,缺乏男子漢氣概,從而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賈寶玉”。因此她們認為,男教師理想比例為:幼兒園為五分之一,小學為三分之一,有關部門應在制度和政策設計上適當傾斜。可仔細一想,我們這些上個世紀六十七年代走過來的男人,學生時代也是女教師居多,怎么很少有女性化的傾向呢?原來問題的癥結不在男女教師的比例,而在于所處的這個時代和當下社會究竟給未來的男子漢樹立了多少可供效仿的樣板。說白了,就是養(yǎng)不“剛”,父之過。
打開媒體,“婚奴”、“房奴”、“車奴”、“卡奴”、“孩奴”,還有“蟻族”、“鼠族”等等通體透著“壓力”兩字的新名詞蹦入眼簾。在這個知識膨脹、信息爆炸、價值多元、競爭加劇、壓力無處不在的社會里,越來越多的人們背負著物質(zhì)與精神的雙重包袱,感到痛苦、無奈與糾結。而種種壓力表現(xiàn)在為人之父者身上,顯得更加沉重與殘酷。面對這一份與生俱來的責任,父親們更多的選擇忍耐、自嘲與躲避,甚至是情感變形,性格扭曲。在孩子們的面前也挺直不了腰桿。
去年廣東“兩會”上,“40歲后再買房”的建議受到熱議。一位領導直言,一旦和銀行簽約,就成了房奴,見了領導一點意見也不能有,只能哼哼哈哈。為啥?就怕被炒魷魚。如果是租房子……可以提高生活質(zhì)量,可以旅游,見了領導也可以爭論爭論。否則,就夾起尾巴來做房奴兼屁精吧!這就是“房奴父親”的真實寫照,做了“房奴兼屁精”,哪里還有什么為人之父的陽剛之氣?一個房奴尚且如此,其他的“×奴”就更沒脾氣了,哪里還有敢愛敢恨、敢怒敢言、敢做敢當?shù)哪凶訚h氣概?這樣的父親形象豈能不誤我子弟?!
只有以調(diào)節(jié)收入分配為突破口,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shù)的“橄欖型”分配格局,讓包括所有父親們在內(nèi)的民眾都能享有改革發(fā)展的成果,都能從各種生存壓力中解放出來,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在公平公正的陽光下活得更體面,更有尊嚴,我們的下一代就會陽剛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