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館、美術館里能不能拍照呢?就這點,全球各主流博物館與參觀者們有著普遍的“異見”。目前普遍存在的情況是,不同博物館在針對“拍照”這件事兒上有著不一樣的政策,即使是在同一個城市中,也多有不同,這令參觀者們一頭霧水。盡管大部分博物館允許參觀者對永久藏品拍照,但也僅限于個人非商業(yè)用途。不僅如此,還有一種難以調和的“相機焦慮”存在:用眼睛欣賞藝術品的人們和用相機“欣賞”的人們。
今年一月,因為相機引發(fā)的摩擦不斷發(fā)生,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再次實行“禁止個人拍照”的舉措。由于博物館的參觀人數(shù)不斷躥升,人們大多希望能夠拍照留念,因此在去年五月,梵高博物館首次允許參觀者進行個人用途的拍照。然而,去年一年,梵高博物館共吸引參觀者140萬人次(88%為游客),這對于如此封閉的空間而言,意味著持續(xù)的擁擠。
另一方面,“允許拍照”可能會導致那些想用相機獲得更好視野的人們和希望親自欣賞畫作的人們之間產(chǎn)生不愉快的摩擦。很多人甚至不停的在畫作前面合影留念。這直接導致大量來自其他游客的投訴。
在博物館展出的藏品中,有一些是借展藏品,其中大部分是不允許拍照的。2013年,位于倫敦的國家美術館在出借“向日葵”(1888)的時候,明確標記著“禁止拍照”。但參觀者要么是沒有看到警示標語,要么就是視而不見,美術館工作人員進行制止的機會非常有限。
如今,梵高博物館只允許參觀者在諸如中庭這樣的沒有藝術品的地方拍照。那么,哪里可以拍照,哪里不可以呢?
倫敦
自2009年開始,泰特美術館就允許拍照。一位美術館發(fā)言人表示,“這樣能夠與參觀者進行溝通與互動”。
盡管大英博物館已經(jīng)允許拍照幾十年,可英國國家美術館卻明令禁止。用國家美術館發(fā)言人的話說,拍照“會破壞參觀者們對于藝術的欣賞”。
巴黎
在蓬皮杜藝術中心和盧浮宮是可以拍照的。著名的《蒙娜麗莎》(1503-06)就藏于盧浮宮,可人潮洶涌的局面卻讓人很難好好欣賞一下雷昂納多的杰作。
從前允許拍照的奧賽美術館在2011年修改了相關政策。奧賽方面發(fā)言人表示,印象派作品展廳翻新重開后,參觀人數(shù)激增,越來越多的人拿出智能手機對著畫作拍個不停,這種情形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
美國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自2000年左右便允許拍照。位于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也早在很多年以前就允許拍照。
梵蒂岡
在梵蒂岡的大多數(shù)博物館里,都是允許拍照的,唯獨西斯廷教堂例外。西斯廷教堂主建筑的頂棚壁畫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而且每年來這里參觀的人數(shù)一直不斷上升。
臺北
為保護古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館明確禁止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