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昨天,廣東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上,曾創(chuàng)作出影響一個時代的藝術經(jīng)典的廣東文藝家們再度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們盡管有的已腿腳不便、乘坐輪椅,但大多都鶴發(fā)童顏,精神矍鑠。他們曾經(jīng)創(chuàng)作的那些作品,人們至今仍耳熟能詳,從未老去。
“15位獲獎藝術家均為我省戲劇、美術、音樂、影視、文學等藝術領域的杰出代表,德藝雙馨,在全國文學藝術界具有廣泛影響力,體現(xiàn)了我省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廣東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的成功評定,確定了我省文藝事業(yè)發(fā)展的標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顧作義介紹說,由于有參評標準,首批獲獎的15位老藝術家參加文藝工作都超過60年(作家50年,以首部公開發(fā)表的文學作品為準)。如今他們已是耄耋老人,但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還活躍在舞臺上,是文藝界不老的、活的“標桿”。昨天的頒獎典禮上,他們妙語連珠,盡顯不老風骨。
他們的藝術為百姓而生
頒獎典禮前,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到貴賓室,一一與這些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們握手。汪洋說,這些老藝術家們許多作品,對幾代人的成長發(fā)揮過作用?!澳銈兊乃囆g品的和藝術成就,是能讓人們一代又一代挖掘的寶藏,不是幾句話就能評價概括?!?/p>
在他們的年代,文藝講究為人民服務,“藝術為百姓而生”是他們畢生最大的藝術命題。如今,藝術遭遇到市場更多誘惑,這些老藝術家們留下的作品,以及他們畢生的藝術,似乎都已不可復制。而他們獲得終身成就獎,更讓這些曾經(jīng)“失落”的價值重新彰顯。
“我把自己所有的畫都捐給了國家,沒給子女留下一幅。我的藝術來自于百姓人民,現(xiàn)在返還給百姓人民,就是我藝術的最好歸宿?!卑l(fā)表獲獎感言時,著名畫家楊之光說自己一生就做了四件事———畫了一批與時代同步的畫;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學生;捐出所有作品給國家;晚年投身到青少年藝術教育之中。而他又坦言,“捐出自己的所有作品”是讓他最自豪的,是一生最大的動作。
如今已85歲的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更是在講臺上講述了“藝術為百姓而生”的話題。她回憶說,解放前在香港,自己其實并不知道演戲是為了什么,“哪里給的錢多我就去哪里演”。但1956年,紅線女毅然選擇了回祖國大陸發(fā)展,回來之后才明白藝術的真諦不應該是只為錢,更應該為人民、百姓演出?!叭绻皇腔氐酱箨?我可能一輩子還不知道什么是藝術的正途?!奔t線女還笑說,自己最少要活到95歲,而生命的最后一天也要為人民和百姓演出。
他們的風骨激勵后人
文藝終身成就獎不僅是一個榮譽,對于中青年文藝家來說,更是一種標桿和榜樣,只有一代代薪火相傳才能成就廣東文藝的繁榮。汪洋在會見獲獎的老藝術家們時說,希望年輕一代藝術家、文學家,學習老藝術家們執(zhí)著奉獻的高尚情操和勤學苦練的拼搏精神。
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認為,獲獎的老藝術家們之所以能成為大師,是因為他們永遠將目光放在當下的社會與生活中。正如潘鶴當年從澳門到廣東,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捆綁在一起,才成就了那些影響深遠的作品。
粵劇名伶倪惠英說,老一輩藝術家們都很注重傳承,同時又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新的流派,在藝術的長河里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如紅線女的“紅腔”、羅家寶的“蝦腔”都具有創(chuàng)造性,這也是他們能自成一派的原因。同時,他們又將藝術歸結于人民,關注觀眾,從而使這種流派能被群眾接受,能深入群眾并流傳?!拔乙詾?流派的形式通常是大師形成的一條道路。”
15位獲得“文藝終身成就獎”的老藝術家作為“標桿”,如何激勵廣東文藝界后輩迎頭趕上,出現(xiàn)更多名家大師?“大師”的稱呼遍地,而實際上能夠潛心做藝術的卻是鳳毛麟角。倪惠英認為,這是一個快餐文化的時代,沉淀太少?!八囆g都需要沉淀,才能夠出好作品、大師。藝術培養(yǎng)觀眾,觀眾也培養(yǎng)藝術,影響藝術的發(fā)展。大師的出現(xiàn)是社會的培養(yǎng),大師要打磨、沉淀、歷練才能出現(xiàn),同樣也需要有舞臺。我想,在一個轉型期,當人們冷靜下來,藝術的回歸會變得成熟?!?/p>
許欽松則認為,年輕的文藝家們要繼承老一輩的社會責任感,關注時代和社會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八囆g家要知道藝術高點在哪里。要耐得住寂寞,大師都不會處在小伙子當中,因為大師的作品都經(jīng)過了時代的檢驗,這是一個必經(jīng)的歷程?!?/p>
他們按下“手模”收藏在省博物館
15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領到的獎杯別具深意,獎杯以“人”形作為基本元素,翩翩起舞、心手相連,合力而形成一個皇冠,象征文藝是崇高而美麗的事業(yè),是搭建人與人心靈交流溝通的橋梁,是美化心靈、豐富人們生活的主力軍。
昨天,首批獲得該獎項的老藝術家們在現(xiàn)場按下“手?!?并簽上姓名,被運送到廣東省博物館中收藏展示。
獲獎藝術家感言
潘鶴:要勇于抒發(fā)當代情感
頒獎詞:首次將城市雕塑創(chuàng)作引入高等藝術教育領域,是雕塑藝術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他走過的85個春秋,經(jīng)歷了16次戰(zhàn)爭,38場政治運動。他將良知熔入雕塑,用《艱苦歲月》、《開荒?!?、《自我完善》完成了對人生、對藝術的詮釋。
獲獎感言:我經(jīng)常說美術對人是潛移默化的,美術是藝術的部分,但并不是簡單的歌舞升平,人生短、藝術長,短暫的人生如何留下無限的藝術?就是要把這個時代要講的話凝固在作品里,留給后代。
張良:60年,我努力了
頒獎詞:導演的電影《雅馬哈魚檔》、《女人街》等成為“新南國”影片的代表。他在銀幕上塑造的董存瑞這一英雄人物形象,家喻戶曉,鼓舞了幾代人;而他執(zhí)導的《雅馬哈魚檔》等多部影片,在藝術上勇于創(chuàng)新,屢創(chuàng)“低成本、高票房”的奇跡。
獲獎感言:我15歲參軍,從東北解放到抗美援朝,一路從戰(zhàn)斗中走過來。我不會演戲,也不會導戲,都是部隊領導教會我。這60年,我努力了,所以今天拿到這個獎我很高興。
梁素珍:要讓漢劇擁有更多年輕觀眾
頒獎詞:奠定了漢劇在全國戲劇舞臺的地位,使廣東漢劇擁有了“南國牡丹”的美譽。從藝以來,她先后擔綱了70多個劇目的主演,三次進京匯報演出,被譽為廣東漢劇的“看家戲寶”和“嫣紅的山杜鵑”。
獲獎感言:漢劇是廣東三大劇種,擁有百年歷史,但漢劇未來的發(fā)展在于能不能擁有更多自己的觀眾。現(xiàn)在,我們嘗試將漢劇推廣進入大學、中學,希望漢劇能夠在未來擁有不會流散的觀眾,他們才是漢劇生存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