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將埋沒施本銘的罪責歸咎在公眾的判斷力上,毋寧說,是施本銘自己主動選擇了邊緣這個時代
施本銘是誰?
2001年,陳丹青在《退步集》中這樣介紹道:“杜尚說,每過三四十年,人們會自動為被忽略的作品平反。施本銘作品的際遇或許更其晦澀:它們根本尚未獲得被觀看的待遇,就像畫中的人,默默無聞。”
然而十多年過去,這位曾與陳丹青、楊飛云、王沂東、夏小萬等人同學,曾為80年代鄉(xiāng)土繪畫及“85美術新潮”主力干將的弄潮兒卻仍然默默無聞,仍然悄無聲地地躲在北京望京的一間小畫室里默默地畫著眾生肖像。為什么?
批評家栗憲庭說:“退出新潮,退出學院,遠離任何一個名利場,這就是施本銘。或者確切地說,鄉(xiāng)土和85新潮之于施本銘,不是迎合關系,而是他和那個時期所有敏感的藝術家共同創(chuàng)造的。”
自1998年起,施本銘回歸寫生,開始了眾生肖像的創(chuàng)作。三年過去,他的油畫肖像作品已累計到一百多幅,陳丹青看過后頗為驚訝,他這樣認為:“這批人物畫是可尊敬的作品。但有一天他們面世之后,將是怎樣的命運?他們語意曖昧,內容又太過質真了,正如畫中的面相。”
事實上直到2006年,這批作品才得以首次面世。然而此次在AYE畫廊舉辦的個展及隨后當代藝術市場的井噴,似乎并沒有為施本銘帶來多少好運。對此,藝術北京總監(jiān)董夢陽感慨說:“2006年后的藝術市場雖然繁榮,但公眾的判斷力仍有待提高。如果像施本銘這樣真誠的藝術家都不能被我們發(fā)現(xiàn),那我會覺得我們的藝術教育真得太成問題了。”
但與其將埋沒施本銘的罪責歸咎在藝術教育上,毋寧說,是施本銘自己主動選擇了邊緣這個市場。2006年AYE的展覽結束后,他應無錫靈山梵宮之邀開始了12幅史詩性油畫巨制《世界佛教傳法圖》的創(chuàng)作。當問及原因時,他說他覺得與藝術市場相比,這個才更有意思。
燦藝術中心老板李劍光也承認,有時候施本銘身上的確有一種知識分子的清高,這是因為他過于專注自己的內心。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過去五年里,他拒絕出售自己的作品。這導致我們在市場上幾乎看不到他的作品。
但市場并沒有放棄對施本銘的追逐。2010年,中國嘉德以230萬成交了一件他創(chuàng)作于2009年的油畫巨制《十八羅漢》。這套莊嚴肅穆卻不乏風趣詼諧的作品也出現(xiàn)在了此次燦藝術的展覽中,就懸掛在一進門的地方。顯然,這只是一個開始。
更重要的是,李劍光發(fā)現(xiàn)了施本銘。之后他就堅定地說道,真正優(yōu)秀的藝術家不應該被埋沒,不論在學術還是市場上,都不應該被埋沒。
10月15日,“施本銘藝術交流展”在燦藝術中心隆重開幕。展覽匯集了藝術家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油畫作品30多件,完整呈現(xiàn)了藝術家各個時期的藝術創(chuàng)作。
鐘涵老先生在看完展覽后,興奮地對李劍光說:“你做了一件本應該是博物館或美術館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