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脆弱又敏感直接對應心理感受
搜狐藝術:對于年輕藝術家的評選,對于這個“年輕”的定義,怎么樣去理解?
施勇:2011年度“Creative M50創(chuàng)意新銳評選”,選擇上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單純的。年齡是首要的條件,劃定一個年齡的范圍,選擇的是一些正在準備開始做藝術的或者做設計的年輕人,正在開始追逐夢想年輕藝術家,在這次評選的年輕藝術家們已經(jīng)接近90后了,80后也有一些研究生,其中有一個特點是女生多,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這次評選中男生反而好像藝術方面敏感力不夠。
搜狐藝術:曾經(jīng)的年輕藝術家,他們在年輕時候由于時代、社會原因,創(chuàng)作過“高大全、紅光亮”這樣的題材作品,包括后來的批判現(xiàn)實、四川畫派、八五美術新潮、政治波普等等。70后的藝術家也有關于“青春殘酷”的創(chuàng)作,80后也從動漫美學的這個角度體驗和觀察當下的社會的關系。在90后,他們身上有一個什么樣特征,或者說在我們剛才說的幾個發(fā)展線索脈絡中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
施勇:很難去判斷90后的特點,但從作品看,其實還是有一種比較脆弱的,又很敏感的狀態(tài)在里面。
對于我們60年代的人來說,我們號稱是有理想的一代人。沒有受到市場經(jīng)濟的影響下,沒有市場經(jīng)濟干擾你,沒有作品買賣,所以我們覺得我們是有理想的,我們做藝術純粹是為了樂趣,雖然當時我們在物質(zhì)上是有壓力的,但是精神上我們還是有明確的對應性的方向,比如說針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物質(zhì)匱乏下的意識形態(tài)。
現(xiàn)在的80后、90后,他們面臨的問題其實我們多,我們能夠理解,因為他們不僅要面對市場的干擾,而且信息大量化,他們接觸的世界是千變?nèi)f化的,購物在電腦上預定的,他們之間的溝通其實是很微弱的,都是通過一個媒介來達到的,并且生存的壓力遠遠高于我們。
而他們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直接對應他的心理感受的,我們以前還不是純粹的個人心理感受,還要和一個大的社會背景結合起來去藝術。因為純粹是個人得體驗,很容易在那個時期就被埋沒掉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理想沒有那么純粹,是死的,不是真實的。為什么有時候佩服歐洲或者美國的一些年輕藝術家,因為他們從來就是浸泡在這樣一個物質(zhì)豐裕的環(huán)境里,這個時候他們的抵抗,他們的理想,相對來說是真實的。
他們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他們會有態(tài)度在,他們在什么地方能夠顯現(xiàn)出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愛,這種關懷,就是對動物。
“苦逼”設計師賺錢去畫畫
搜狐藝術:張洹在一次年輕藝術家評選上說,我覺得年輕藝術家沒有必要堅持,什么時候不滿意,隨時調(diào)頭,隨時可以轉行。
施勇:從某種意義上,很殘酷的講是這樣的,你不要一條繩上勒死,不要走到底,有時候走不通了,你一生就完了,人有很多類型的,有些人就是拼命的要一條道走到底,有些人一看不對,馬上調(diào)頭,他變成了一個做生意,或者當他對藝術感興趣,做生意以后可能也會幫助藝術,都是在不同的方向,不一定每個人都去做一個藝術家。這個話也是對的,但是這個平臺是鼓勵,鼓勵是沒有問題的,堅持到底這個話是不說的,這個太可怕了。
搜狐藝術:所以說這種鼓勵是不是對他們一種意識的培養(yǎng)?
施勇:是這樣的。如果在學校里,我們教的不是具體的創(chuàng)作,而是思維方式,
對于年輕一代人要鼓勵,要學會在你自己一個立場情況下,你怎么公平的看待這個世界。
搜狐藝術:您接觸的學院教學或者是課系設計當中,報考中國畫和書法的這個專業(yè)的學生,是不是非常少的?
施勇:時代變了,完全的感覺到了,因為整個價值觀在發(fā)生變化,但因為藝術品市場、藝術品拍賣的高價更,都給予他們一種幻想,做設計似乎是很苦的工作,被稱為“苦逼”設計師,而年紀的央美、川美學生,一張畫就可以賣到十萬元,所以又都去學畫畫,甚至以前做裝置的藝術家,又回去畫畫去了,可以看到是什么推動的,不是內(nèi)心,當然也有內(nèi)心的反應,但是更多是外力欲望的反應。
投資傳統(tǒng)繪畫屬安全系數(shù)的實用主義
搜狐藝術:1985 年,隨著國門的不斷打開,為了追求藝術現(xiàn)代化、個性解放、啟蒙教育與藝術自由的目標,藝術家們大多采取了“反傳統(tǒng)”與“接軌西方”的文化策略,以至形成了具有激進色彩的“八五思潮”,中國當代藝術家們在向西方學習近30年之后,以“西方模式”發(fā)展的中國當代藝術,在近幾年來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出現(xiàn)一個轉變,作品中運用中國的元素比較多,是否有另外一種以中國模式為主體,開始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回歸并進行再當代?
施勇:我個人認為并沒有,拍賣上的購買趨勢純粹是從投資角度的,我真的不相信他們是在關注中國傳統(tǒng),對于他們來說有安全系數(shù)。突然間有一個拍賣會,一點點的預熱起來了一些很傳統(tǒng)的,畫的很教條的畫,都莫名其妙的變成當代藝術了。其實和當代藝術沒有關系的,但是這個現(xiàn)象在中國特別的明顯,因為有了市場才有這個現(xiàn)象,所以我回過頭來想,中國人挺可怕的,一看有市場的可能性,都可以拋棄。所以繪畫對于我們中國藏家來說,它不像裝置,也不像影像,他覺得這個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也好收藏,就是投資。
原來所謂真正的當代藝術,我認為的多媒介的影像藝術,突然變成邊緣了,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服務的。我們所謂的鋪墊、宣傳,從中國歷史到現(xiàn)在,傳統(tǒng)上的這種積累,從來沒有真正梳理過,都是有很大的一個目的性,而且這些目的很簡單,實用主義的目的。
為什么原來我們有一段時間想做一個展覽是“無用”,因為我們現(xiàn)在做的任何東西都是有用的,目的很清楚,但是西方人認為就會有一種無用主義的態(tài)度,就是純粹為了心靈,為了愛。所以我們稱之為“無用”,它可能不會買賣。但是我們沒有,我們做任何東西都是有用的。
搜狐藝術:完全喪失了我們中國古人的有為和無為的狀態(tài)。
施勇:完全喪失了。其實看著表面很鮮活都沒有用的,其實都是千瘡百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