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偽滿皇宮博物院主辦的“全國博物館館長論壇”,日前在長春閉幕。談起業(yè)內現狀,受訪館長大多喜憂參半:“當前我國博物館數量,正以每年新增100座左右的速度增長,但要真正實現高質量發(fā)展,仍有許多瓶頸亟待破除……”
“建館時攀規(guī)模,建后卻不太管”
“1949年建國時,我國只有21座博物館;到1978年,增長到349座;目前,已達到3400多座。”首都博物館館長郭小凌告訴記者,我國博物館業(yè)現已進入一個快速發(fā)展期,平均不到4天就新增一座館,而且,“預計未來二三十年,還會有一個爆炸式增長”。
得益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以及城市化背景,近年來,一股博物館建設熱潮席卷大江南北。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近50%以上省份都新建或改擴建了省級博物館,各縣級市以上政府也紛紛建起了地方博物館。
“博物館看得見、摸得著、檔次高,很多地方把興建博物館視為文化政績的首選,客觀上推動了我國博物館業(yè)的發(fā)展。”喜悅之余,郭小凌不無憂色:“但一些地方把新館建在郊區(qū),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誰去看?對博物館來說,觀眾量是個很重要的指標,花那么多錢建了,如果一年觀眾就幾萬人次,又怎會有社會效益?”
在一些與會館長看來,更突出的問題還在于,“受簡單、粗淺、短視政績觀的影響,不少地方建館時,競相攀比規(guī)模與檔次,建成后,卻都不太管了”。“博物館不能光有一座房子,建成后還要長期運作、發(fā)展。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只劃撥人頭費,致使部分博物館建成后無法充分發(fā)揮其現代化功能,甚至難以維持正常運轉。”館長們說。
據了解,我國博物館大多屬于公益性事業(yè)單位,依靠財政全額撥款,經費不足,是當前各館普遍面臨的棘手問題。資料顯示,全國80%左右的博物館經費短缺,發(fā)展受到制約,特別是文物征集費捉襟見肘。
“博物館的一個重要職能,是要為社會、民族、地區(qū)保存特有的文化遺產。要保護,就要有收集,增加館藏是很重要的任務。目前,我國一個大館能拿到的征集費,通常每年不過幾百萬元,但現在文物價格被炒得很高,想征集到一件像樣文物,動輒需要2—3億元,有時一幅畫就需要2000——3000萬元。”郭小凌說。
記者采訪獲知,由于各地財政狀況不一、政府重視程度不同,各博物館的文物征集費有著天壤之別,部分館甚至“一文錢也沒有,發(fā)現精品文物,只能臨時給財政打報告,但往往等經費審批到手,中意文物也早已花落別家”。“精品文物,四海垂涎,買入機會稍縱即逝,一旦流落海外,捶胸頓足也悔之晚矣。”很多與會館長紛紛指出,現有這種財政管理體制并不適合他們這類文博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