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經濟的繁榮也給一部分人帶來了豐厚的財富,富人們在有了房有了車有了各類奢侈品之后他們也在開始尋找新的追求,此時藝術品就理所當然的滿足了他們的要求,而收藏藝術品則成為了另一種生活。然而當藏品積累到一定的數量,建個美術館就成為了富豪們新的夢想。
藏家大佬們出資建立美術館,是否會利用美術館這一公共平臺通過展覽的形式來炒作藝術作品,哄抬藝術品價格以獲取藝術品投資中更大的利益,值得商榷。
美術館:富豪們的新夢想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當然也日益增長。北京的798,上海的M50以及各大免費開放的美術館,都成了約會的、旅游觀光的首選場所,參觀展覽成了一種時尚。同時,經濟的繁榮也給一部分人帶來了豐厚的財富,富人們在有了房有了車有了各類奢侈品之后他們也在開始尋找新的追求,此時藝術品就理所當然的滿足了他們的要求,而收藏藝術品則成為了另一種生活。然而當藏品積累到一定的數量,建個美術館就成為了富豪們新的夢想。
其實早在1998年前后,中國就曾出現(xiàn)了建立私人美術館的第一次熱潮,成都上河美術館、沈陽東宇美術館、天津泰達美術館都在這一年成立,1999年在成都還成立了半官方半民營色彩的成都現(xiàn)代藝術館。2002年前后,隨著北京的今日美術館和犀銳藝術中心,南京的紅色經典美術館、上海多倫美術館和上海證大現(xiàn)代藝術館的成立掀起第二波熱潮。而自2007年至今,當下正經歷著第三次民營美術館的熱潮,各大城市都在興建美術館,其中上海,更是成為了民營美術館的高地。在繼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館,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之后,2012年7月7日龍當代美術館、上海余德耀美術館美術館等也在上海的“西岸文化走廊”與政府簽約,落戶上海。
實現(xiàn)夢想并非一蹴而就
然而做夢容易,實現(xiàn)夢想卻并非一蹴而就,特別還是如此富有專業(yè)含量的夢想,其道路必定漫長。在世界范圍內,民營美術館已經發(fā)展了近一個世紀了,然而其在我國的歷史尚短。此時的中國民營美術館不僅要面對公立美術館的資源競爭同時也要面對自身發(fā)展的各個問題。中國自改革開放后成立了相當數量的公立美術館,但是“中國目前的國有美術館一直是個官店私營的老爺機構,既沒有高水平的藝術展覽,也沒有豐厚的藝術館藏,更沒有學術權威性和社會公信力,只是靠著吃財政和賣展位,養(yǎng)活了一批文化官僚?!眹鴥戎佬g批評家程美信曾這樣說道。所以,如果此時出現(xiàn)更多的私人或民營的美術館,一方面來說可以視作為對于公辦美術館的一個有利補充,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刺激公立美術館進入一個良性的學術競爭環(huán)境中,進而去建立一個成熟的美術館體系,這是十分有益的。
但是還在襁褓中的中國民營美術館到底該健康茁壯的成長?看來還得向西方老大哥取經。在美國,大部分美術館都是民營的,如古根海姆美術館、紐約現(xiàn)代美術館(Moma)等,它們采取的是執(zhí)行館長負責制。這種制度是基于西方國家對公眾藝術事業(yè)的鼓勵體制之上的——企業(yè)家如果將財產留給后代,必須支付超過50%的遺產稅,而支持公共藝術事業(yè)便可以免稅或減稅,所以富豪們將大量的資金流入藝術品領域,在付出的同時也為后人們留下一筆財富。然而就這點來說,中國還沒有出臺任何關于藝術品免稅或減稅方面的政策,對于大部分的民營美術館的運營來說,每一分錢都將是一個實打實的投入,如何去操作這么一個投入大產出少的行業(yè)便成了難題。
不管是公立的,還是民營的,美術館的運營一直以來都是“燒錢”的美術事業(yè),因為其作為公益事業(yè)、學術機構、文化設施,盈利從來就不應當是它的最終目的。公立的美術館可能可以較多的從各級政府的財政中獲取部分的文化建設基金,然而民營或是私人美術館的運營資金必然是由投資商或收藏家本身付出。如,龍美術館的館長黃劍就在記者采訪時“表示該美術館的資金來源將過去靠劉益謙的實業(yè)支持,未來要考慮建立確保資金來源的保障機制。而其長期目標則要建立基金會,來保證美術館長期運作”。
但是,這種由投資商或收藏家本身付出資金運營美術館,又沒用任何的托管機制,勢必會造成美術館“先天不足”:首先,不少民營美術館是家族式的,無論其規(guī)模大小,其經營狀況也就決定了美術館的運營狀況。如果經營狀況一直良好,對于美術館有持續(xù)的投入,那么就發(fā)展來說當然是有益的,然而,萬一美術館背后的運營資金鏈出了問題,直接會影響到美術館的運作以至于生存。
其次,如果一個人坐擁藝術王國,但對自己的收藏一無所知,那么,他存放在倉庫或保險柜的名畫,與證券和房地產無異,同樣建美術館如果沒有系統(tǒng)專業(yè)的管理,美術館也只是另一個倉庫。目前國內大部分的民營美術館,其出資人往往不是房地產商就是企業(yè)家。美術館就變相成為企業(yè)樹立宣傳自身形象的一個手段,所以投資人大多以管理企業(yè)的方式來經營美術館,更有甚者還會將其個人的藝術喜好介入到美術館展覽的規(guī)劃中影響美術館專業(yè)主體的運作。雖然國外有眾多的企業(yè)管理介入美術館運營的先例,但是縱觀國外美術館的發(fā)展史,這一操作并不意味著企業(yè)管理方式就替代了學術機制長期以來所發(fā)揮的作用。試想,一個沒有學術上發(fā)展美術館,其價值何在?又從何去談論其品質?
再者,民營美術館自身在展覽操作等方面是否符合專業(yè)規(guī)范,也沒有外部有效監(jiān)管。有時,我們不得不考慮這些藏家大佬們出資建立美術館背后的動機,他們是否會利用美術館這一公共平臺通過展覽的形式來炒作藝術作品,哄抬藝術品價格以獲取藝術品投資中更大的利益,也值得商榷。
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夢想
同時,建立一個好的美術館當然不是光靠一個人的能力就能夠實現(xiàn)的,還需要很多社會力量,包括政府給予的支持、社會的關注、社會的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上海余德耀美術館美術館的創(chuàng)建者余德耀曾在其微博中訴苦道“報國無門”,作為印尼華僑卻在國內籌建美術館困難重重。而僅僅時隔半年,他想了四年的美術館夢想卻得以實現(xiàn),相信這與其背后的政府支持是分不開的。據上海徐匯區(qū)政府透露,未來徐匯濱江將依托其資源優(yōu)越的岸線、寬廣遼闊的空間、深厚濃重的文脈,以文化為先導,建成一個集產業(yè)發(fā)展、文化集聚、城市生態(tài)景觀為一體的上海城市中心軸。眾多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劇場、文化活動平臺、雕塑等將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這條走廊上,成為上?!白畲蟮膽敉饷佬g館”和文化新地標。政府行為在這里成為了一支強勁的“催化劑”。然而,這支“催化劑”的效力能有多久,還有待時間的檢驗:首先,美術館在投資批地時得到了政府支持,然而對于美術館后續(xù)的建設是否也作為政府工程有所考量了呢?如果直接分管項目的官員任期滿后,其繼任者對此毫無興趣,那么美術館在區(qū)域內是否能可持續(xù)發(fā)展便成了問題。
其次,在文化地產大力盛行的今天,如果美術館所位于的區(qū)域在若干年后發(fā)展成為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創(chuàng)意產業(yè)區(qū),那么租金和地價的增值必然會對于美術館造成壓力,而作為非盈利性公益機構的美術館能否得到政府政策的優(yōu)待?還是美術館與政府聯(lián)手靠土地和地產增值共同賺取暴利?這也值得警惕。
再次,目前我國對于民營美術館的政策還處于空白時期,很多方面還有待立法予以規(guī)范。比如,在美術館接受藏品捐贈的問題上公立美術館和民營美術館就存在著天壤地別。有報道稱,目前在中國內地,省級以上的國有美術館在接受海外藝術品捐贈時,可根據《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進口藏品免稅暫行規(guī)定》(2009年第2號)對進口藏品實行免稅,但民營美術暫不享受此待遇。也就是說,民營美術館在接受海外藏品捐贈的時候,需要繳納進口關稅(今年暫行6%)。由此,這也將大大的阻礙那些藏家們將暫存于海外的作品回流國內的腳步。同時,目前中國也沒有政策規(guī)定企業(yè)贊助支持美術館可以得到相關稅費減免,而且還需要繳納稅款,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yè)贊助美術館事業(yè)的積極性。
路漫漫,其修遠兮……相信只有經歷過風雨飄搖,各位中國民營美術館的“彼得潘”們才能到達最終的夢想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