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538,a无码免费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狠狠躁天天躁无码字幕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25名藝術家用行為藝術提醒國人保護環(huán)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12 13:15:25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新年過后,北京的空氣成為百姓關注的話題。2月25日下午,25名藝術家自發(fā)在天壇祈年殿前以特有的方式提倡保護環(huán)境,呼吁大家關注空氣污染。這一行為方式引起了公眾的強烈爭議,大家對此眾說紛紜。參與此次活動的藝術家們表示,行動不需要有多藝術,這只是一次藝術家關注環(huán)境的行為。

行為缺乏好創(chuàng)意?價值不在藝術性的智慧高低

此次的活動在大家看來似乎過于簡單和隨意,20余名戴口罩的藝術家先集體躺在天壇的祈年殿前,用后現(xiàn)代的祭祀方法祈求“藍天再現(xiàn)”。他們的行為引起了不少游客的圍觀和拍照。隨后,藝術家們集體手持晴空萬里的天壇明信片合影,明信片中蔚藍色的天空與當時的灰色天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參與藝術家沈敬東表示,他是在當天上午得知有此活動,覺得有意思便參加了,“那天空氣非常差,如果不是為了這次活動,我是絕對不會出門的。”沈敬東說,這一活動大概進行了10分鐘左右。

對于此次活動,大家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本來可以是一個出色的保護環(huán)境的行為藝術,給一幫沒好創(chuàng)意光有激情的藝術家給糟蹋了”。對此,沈敬東解釋,不一定什么都要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這次活動不完全是一次行為藝術,把它稱為是“一次藝術家的行為”更為準確。

參與藝術家李槍認為,是不是一個更好的思路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此時此地你干了什么,而不是你想了什么。這次行為最重要的價值不是藝術性的智慧高低問題,是告訴那些只說不干的,天天呼吸臟空氣已經麻木不仁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行動,哪怕是一種本能的一個動作也可以。

為何選擇天壇?皇帝祭天處與行為目的相符

藝術家蒼鑫也參與了活動,對于躺在地上的行為,他說希望能夠用一種更清楚的方式來表現(xiàn)大家的態(tài)度和想法。而選擇天壇這個地點,也有一定的特殊含義,“天壇在古代是皇帝祭天的地方,與我們的目的相符合,所以把地點就選在了天壇。”蒼鑫說。

記者采訪的三位藝術家,其實都在長期創(chuàng)作有關思考環(huán)境的作品,或做一些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事。蒼鑫曾創(chuàng)作的《天人合一》在當時引起了關注,李槍也一直用廢報紙等廢舊材料創(chuàng)作。李槍表示,我們是想表達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擔憂,每個人都應該有這種責任感,“我的老家在江蘇,山上會堆積一些垃圾,我就會找相關部門解決。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情況已經好轉,但是目前大家對環(huán)境保護的認識還不夠”。

專家評述: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家介入關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作

藝術批評家、策展人楊衛(wèi)表示,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就把藝術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開始對生存環(huán)境問題、人文問題等給予關注,成為20世紀后半葉的當代藝術主流。

楊衛(wèi)解釋,這是由于德國著名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博伊斯關注的是社會現(xiàn)狀,以及周邊因素對社會的影響。其中,博伊斯的大型景觀藝術作品《7000棵橡樹》可以被看作是以一種藝術方式對當下城市化的一次生態(tài)調節(jié),目的在于持續(xù)改善城市生活空間,這部最初飽受非議的作品之后被視為卡塞爾市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也在用藝術的方式介入到環(huán)境保護中。

陳強《黃河的渡過》

1994年,藝術家陳強來到青海,以他獨特的藝術方式,策劃了大型觀念藝術作品《黃河的渡過》。《黃河的渡過》是在黃河入海口處修建一座長790.3米,高2.5米,寬0.9米的黃河水體紀念碑。全長5464公里長的黃河,從源頭到入海口每隔5公里取0.5立方米的水樣,分別注入1093個玻璃罐中,把它們從左到右按黃河的順序排列。

孔寧《霧霾娃娃》

2013年3月26日,跨界藝術家孔寧身穿白色防塵衣、戴著口罩,并攜帶她的油畫作品《霧霾娃娃》在北京朝陽區(qū)大望路路口向行人發(fā)放口罩,引起路人關注,這是她對現(xiàn)實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深度思考和責任感。孔寧帶著這些油畫作品穿越北京的大街小巷,將展覽空間變成一個流動空間,她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為能夠引起大家的覺醒。

舒勇《地球在流血》

1998年11月,在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工作間里,三位少女裸露著身體,任由舒勇用畫筆在她們身上涂上象征森林、草原的綠色顏料。之后,舒勇將一盆摻有動物血的紅顏料從模特兒頭上劈頭倒下,三位少女均作出痛苦不堪狀,寓意大地母親遭到了傷害。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發(fā)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 <sup id="q8qqq"></sup>
    
    <cite id="q8qqq"><ul id="q8qqq"></ul></cite>
  • <noscript id="q8qqq"><optgroup id="q8qqq"></optgroup></noscript>
    <nav id="q8qqq"><code id="q8qqq"></code></nav>
  • <small id="q8qqq"></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