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彎腰樹與公園里的樹是不一樣的。彎腰樹按照彎腰樹的生長環(huán)境在長它的枝,結它的果,別的樹按照別的樹的生長的態(tài)式和它自身的規(guī)律來生長。我就是那棵彎腰樹,讓我打直了身體充當那棵筆直的樹干,我充當不了。――羅旭
羅旭的策略具有雙重諷刺性:一方面,他脫離了許多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道路,另一方面,他的作品獲得了全世界的廣泛支持。他的姿態(tài)本身就是一種展示,展現的是一個瘋子或者一個隱士的習性,以此來驗證自己的藝術夢想。然而,羅旭又不可能僅僅是一個瘋子或者一個隱士,因為他的藝術形式贏得了國內外眾多的關注。他的作品所帶來的影響表明:選擇大腿作為基本形式,羅旭想表達的遠遠超出了他的個人觀念。在國內,羅旭的美腿作品被理解為:對古老中國“裹小腳”傳統(tǒng)的注解,對中國女性從傳統(tǒng)束縛和社會等級制度中解放出來的闡釋,對國家力量控制公民個人生活的評注。在國外,則被看作個人的創(chuàng)作,是超性愛注視的作品,是放縱的男性主義的見證。這兩種理解都忽視了作品中蘊涵的藝術創(chuàng)作復雜性。羅旭采用了數字媒體中的漸變技術,使用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將大腿變成了炸彈、飛機以及電力圖標。然后,他又將這些幻想重新演繹成三維立體形式,然后用或者玻璃鋼制作。因此,創(chuàng)作一件作品,他必須使用至少三種媒介結合的技巧。另外,他還需要敢于冒險,觀眾們也許會取笑他,也許會忽視藝術家的幽默,結果大家一起嘲笑藝術家,而不是與藝術家一起玩笑。
鐘情于自嘲是一種勇敢的行為。羅旭沒有把自己放在高處,而是幾乎把自己分解了。試想一下會覺得奇怪:不足十年之前,還沒有藝術中心展出當代藝術作品的時候,一個中國藝術家就已經在尋求這些地方之外的避難所了。更奇怪的是:當大多數中國藝術家注重于擠進現代藝術領域,尤其是尋求海外發(fā)展的時候,這位藝術家還宣稱自己是“門外漢”。而最奇怪的甚至不可思議的是:這位中國藝術家,竟然如同瘋狂的天才文森特 凡 高一樣,開始從事現代主義神話,而當時這一意識形態(tài)幾乎還沒有在中國大地上扎根。
我不知道什么叫典型的中國,什么叫典型的世界。土豆從地里出來的時候就是土豆,從云南的地里出來就是云南土豆,同樣美國的地里出來的土豆就是美國土豆。有趣的是,這些不同地域刨出來的土豆,轉化成了土豆條,香辣土豆片。――羅旭
在亞洲和非洲一樣的非西方世界的藝術中心,那里的當代藝術常常被藝術正統(tǒng)性的問題所困擾。這件作品是真正具有本土色彩,還是被合成的國際語言所稀釋了呢?它是在國外銷售,還是迎合國際范圍的觀眾。這個難題對藝術家而言,是一個陷阱,很難掙脫。以當代中國藝術家們?yōu)槔?,九十年代初期,許多中國藝術家?guī)е錆M中國傳統(tǒng)韻味的作品出現在國際藝術舞臺上,他們通過重塑毛主席的肖像,或者使用竹子或米紙這些傳統(tǒng)材料制作。即便是在徐冰或者蔡國強他們更具試驗意義的作品之中,西方人仍然可以發(fā)現藝術創(chuàng)作核心中的中國特色。這種狀況可以認為是,對藝術正統(tǒng)性的渴求,是一個藝術家面對本族文化堅定不移的肯定。然而,這可能也是文化旅游的帶來的不健康需求,使得藝術包涵了異國他鄉(xiāng)的旅游見聞。在這兩種極端做法之間,我們很難把當代中國藝術家看作一個依據個人觀點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獨立個體,而不是作為某種特定文化的代言人。
羅旭深刻理解到了一點:也許中國特色可以帶給他短暫的聲名,最終卻會切斷他漫長的藝術生命。他并非有意識地不遵循基本地藝術準則,而是他知道只有追求個人藝術語言,才最能抓住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從本質上看,羅旭的美腿作品是超現實的,是一位中國藝術家不可多得的審美觀,非常接近薩爾瓦多 達利的油畫或者曼 瑞的攝影作品所表現的性征。羅旭的個人語言乍一看沒有什么中國特色,而且他選擇女人的大腿做題材,看起來既沒有深度也沒有意義。然而,在這些膚淺的雕像之中的某處,羅旭也許捕捉到了真正的人性的普遍性,就象在任何一個都市,路上的男人們對女性的美腿有意無意的一瞥。
在羅旭看來,對于普遍性的追求,是所有藝術創(chuàng)作的中心,通常需要回歸到母體子宮中去,而他就選擇了土著巢。它標志著對自然的回歸,尤其是要與都市生活帶來的干擾進行對抗。這就意味著,藝術家必須完全投身于自然,識別生物現象,從而使人類經歷之主旨復活。
人類生活的狀態(tài)、過程、意義,僅同于一片樹葉,這個是我五十歲的人生觀,五十歲的經歷,是我感受到的人生觀和自然觀。其實,我們仔細地看一片樹葉的過程,會發(fā)現跟人及其得相似,當然,不相似的一點,人遠遠不如一片樹葉那么活得自然而然。――羅旭
羅旭最近一系列作品,通過研究樹葉這一普遍的自然元素,來探索普遍的人類情感。他的“樹葉”比真人還要高,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自然生命,而且能使人聯想到人類的情感。這些巨大的青銅樹葉,或痛苦掙扎,或舒坦愉悅,形象生動,已經不是簡單的象征物了。它們是天然野生的樹葉,而不是人為種植的草木。它們生長著、變換著色彩、直到凋零飄落,化身泥土,都是生命循環(huán)中的一部分。然而,它們勇往直前地抗爭著,而不像秋天里散落在草坪上的落葉那樣,順從地被收集起來。
羅旭的美腿作品也許是純肉欲的表達,但他的樹葉表達的卻是生命。美腿作品頗具諷刺意味地,把個體的性欲轉化成無畏的公共宣言。樹葉系列則是羅旭較為雋永、成熟的作品,體現了藝術家對于生命的深邃思索。樹葉作品的種種表情使人回憶起他土著巢里的早期作品。那里有一個房間堆滿了高大的巨型雕塑,一個個都包含了不同心情的面部表情,仿佛一個嗚咽的組曲。現在,羅旭把種種情感刻畫在巨大的樹葉雕塑上,乞求觀眾們去沉思那些常被忽略的自然因素。
羅旭把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片簡單的樹葉上,讓我們仔細審視一個簡單的表情,把它當作一件有價值的紀念碑式的藝術品。也許,這又是一個瘋子的追求,把人類表情本身作為視覺主題。當然,羅旭對于女人大腿不加掩飾的迷戀,有些不成熟,也令人尷尬。的確,只有一個瘋子才會歪曲情緒反映的重要性,尤其是身處這樣一個自我放棄多于自我滿足的社會,身處這樣一個消費主義勝于個體愉悅的社會。這是歇斯底里的表現,與沉思截然不同。事實上,羅旭要求他的觀眾們盯著一片樹葉,關注一種表情,已經創(chuàng)造出與學者相反的對立,這是一個單純的自然物體的沉思,不是為了冷卻情緒,而是為了喚醒激情,激發(fā)想象力。
這是高度浪漫主義的作品,依托自然本身,提高藝術家的個人風格。這與19世紀那些小說和繪畫一樣,白云、高山和落日都是崇高的象征,較之簡單的遭遇自然更為有力。與此同時,羅旭的樹葉雕塑頗具亞洲風味,襯托出了觀者的渺小,并將觀者帶到適合的位置,以彰顯自然的雄偉壯麗。羅旭在他的土著巢周圍耕地勞作,種花養(yǎng)草,舞弄雕塑,不斷地探索植物超現實主義的可能性。這并不是純粹的自然,而是特殊培養(yǎng)的自然世界,來展示它超越藝術和文明人造觀念的不朽力量。
所以,羅旭的花園――不論是他家的周邊,還是他正在興建的堆滿樹葉雕塑的工作室――都未必是對自然的回歸。這未必就是回歸伊甸園,回歸那片純潔無暇的凈土,回歸那段工業(yè)化尚未玷污人類經歷的美好時光。這是一片想象的園區(qū),草木茂盛、動物群行,充斥著激情與性征。這種自然狀態(tài),因為是人造的,而變得愈加令人神往了??纯赐林驳奈恢茫ッ鞒峭庖呀浻幸粭l高速公路經過土著巢,帶來了喧囂、污染,以及交通堵塞。然而,在這片土地上,土著巢從騷動中退出了,并不能達到讓自然做主的完美狀態(tài)。羅旭發(fā)現了,其它人可能也相繼發(fā)現了――要保存有意義的中國內涵,需要運用薩爾瓦多 達利的想象力以及堂 吉訶德的固執(zhí)。羅旭和這些活著的或是想象出來的空想家們非常相似,一個空想家把熔化的鐘掛在樹枝上,另一個則把風車當作惡龍。這兩個空想家都不是中國人,但是羅旭卻與他們非常像,這只能說明他的想象力終究是非常豐富,無所不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