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改造歷史2000-2009年的中國新藝術”大型藝術展將于明年舉辦,為何選擇2000-2009年的中國新藝術,這樣一個時間跨度?
呂澎:此前,我每10年寫一本藝術史,《中國現(xiàn)代藝術史:1979-1989》和《中國當代藝術史:1990-1999》,今年已經(jīng)進入新世紀10年的尾聲,理論上明年我要出一本《2000-2009年的藝術史》,因此我想在本次展覽中對新世紀的10年進行回顧,將中國新藝術的現(xiàn)象展示出來,讓公眾進行評判。
但是,參展作品不僅僅是新世紀10年間的作品,將有很多新作品參展。同時,我們會邀請很多年輕藝術家,無論是新的藝術現(xiàn)象,還是舊的藝術現(xiàn)象,都可以通過探討得出結論。
商報:請您解讀一下“改造歷史”。
呂澎:其實,我們最開始選定的是“制造歷史”,但是今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制造世界”,我們不想給人一種跟著別人走的感覺,因此決定用“改造歷史”。
商報:本次展覽的策展思路是什么?
呂澎:我們想把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藝術進行歸納,將邀請30年中重要的藝術家參展,他們會帶來新的作品。對于他們以前的作品,我們會出版名為《30年的歷險:1979年以來的藝術和藝術家》的書,讓公眾了解這些重要的藝術家過去和現(xiàn)在都在做什么。
商報:本次展覽選擇北京、廣州、上海三地的美術館進行,而四川作為中國的藝術重鎮(zhèn)之一,為什么沒有列為展覽地?
呂澎:我們原來的計劃包括在成都進行展覽,成都有一個很大的空間,但是該項目至今沒有成型,我們只好放棄了。由于本次展覽的規(guī)模太大了,需要很多藝術空間、美術館和藝術機構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我們選擇了北京、廣州、上海三地的美術館和畫廊進行合作。
商報:北京、廣州、上海三地美術館的作品配比是怎樣的?
呂澎:由于按照藝術史進行梳理,現(xiàn)在還沒有具體的配比數(shù)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廣東美術館將全部展出年輕藝術家的作品。
商報:本次展覽選擇藝術家的標準是什么?
呂澎:本次我們非常關注年輕藝術家,邀請了很多年輕批評家,讓他們來推薦參展藝術家。
商報:對于2000-2009年的中國新藝術,您認為是一種怎樣的面貌?
呂澎:上世紀80年代是“思想解放”的10年,例如向西方學習、更新觀念等等,是中國藝術開放和學習的過程。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藝術與全球化、市場化發(fā)生關系的10年,其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長。上世紀80年代中國美術經(jīng)過模仿和學習后,進入90年代,開始更多思考自身的問題。新世紀的10年,我認為以上的兩個因素是并存的。第一,繼續(xù)解放思想;第二,思考如何形成新的藝術制度。藝術包括拍賣行、博覽會、畫廊、空間、工作室等,這一系列的現(xiàn)象都是由市場因素所導致的,這意味著新世紀的10年,中國藝術已經(jīng)在解決建立市場制度的問題了。今后,中國的新藝術將逐漸形成自己的市場制度,這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和成熟的過程。
商報:您認為2000-2009年中,有哪些標志性新藝術現(xiàn)象?
呂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10年來中國新藝術的極大豐富,很多藝術家表現(xiàn)出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大批新藝術家嶄露頭角,每位藝術家都有自身的特點,整體的素質(zhì)提高了。
商報:很多人認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中的各種商業(yè)因素,目前處在“混戰(zhàn)”階段,您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
呂澎:任何事情在開始階段都會出現(xiàn)問題,這是正常現(xiàn)象。我們不能因為問題出現(xiàn),就否定一切,出現(xiàn)問題就要想辦法進行解決。此前,某些批評家對于藝術市場現(xiàn)狀進行過度渲染,將問題擴大化、捕風捉影,這樣會造成誤導,讓公眾以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是一場騙局。
商報記者 劉洋
呂澎
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博士學位,1992年為“廣州雙年展”藝術主持,著有《中國現(xiàn)代藝術史:1979-1989》、《中國當代藝術史:1990-1999》、《20世紀中國藝術史》等著作,現(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改造歷史2000-2009年的中國新藝術”大型藝術展策展人之一。(本文來源: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