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大型戶外音樂節(jié)——顯然已經(jīng)成為了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盡管音樂節(jié)大多都集中在五一、十一,每年只有那么幾個周末,不超過十天。但骨子里,你不能否認,你已經(jīng)愛上了她,離不開她。你體內所有不安分的分子積蓄太久,到了音樂節(jié)陣容一公布,便開始涌動;到了音樂節(jié)現(xiàn)場,便全部釋放出來。因為在這里你會看到所有和你一樣的人,不管是外在的穿著打扮,還是內心,都是同樣年輕、狂熱的人。但同時你又跟所有人都不一樣,因為在音樂節(jié)你無需偽裝,你就是最真實、最個性的你自己。沒人和你一樣。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今年的音樂節(jié),有的還沒上演,可我們已經(jīng)開始期待;有的已經(jīng)結束,回憶起來,你年輕過。
成都熱波:耍起來就上癮
2011年五一,迷笛、草莓、樂谷三個音樂節(jié)在北京同時上演,當三塊場地的觀眾都在抱怨風沙太大的時候,成都熱波音樂節(jié)的觀眾正在為如何防曬而發(fā)愁。是的,在天府之國看音樂節(jié),得天獨厚的好天氣當然是其他地方?jīng)]有的先天優(yōu)勢。氣候雖不是音樂節(jié)最重要的因素,但在今年風沙格外大的北京,藍天白云確實挺讓人羨慕。于是熱波音樂節(jié)吸引觀眾的第一法寶就是兩個字:成都。
成都人悠閑,成都人愛玩、愛耍,這是公認的。在這里辦音樂節(jié),吸引本地人不是問題,吸引周邊省市的年輕人,也不難。這兩年在西部,有固定品牌的音樂節(jié)有兩個:成都熱波音樂節(jié),麗江雪山音樂節(jié)。一個在五一,一個在十一,互不干涉,沒有競爭。何況四川、云南等地,自駕、戶外運動本來就很盛行,全國的背包客都喜歡這里。
因此熱波音樂節(jié)從09年第一屆,就主打“休閑”牌,陣容從腦濁到S.H.E,從龍神道到艾薇兒,從聲音玩具到陳冠希。有搖滾但不極端,有流行歌手又能保證音樂品質,讓搖滾樂迷有地兒POGO,下次還來;普通觀眾見識了演唱會、歌友會之外的演出形式,從此愛上了音樂節(jié),愛上了live。所以從陣容上看,熱波音樂節(jié)的受眾不是鐵托,不是大學生,不是白領,不是文藝青年,而是——所有愛玩的年輕人。
才辦了三屆的熱波音樂節(jié)是如何形成品牌的,除了演出本身,當然也得靠周邊:吃喝玩樂一應俱全,服務設施也是一流的。而且,場地能保證每年固定,這很加分。
于是,熱波在成都持續(xù)升溫,今年的票房、觀眾人數(shù),主辦方未透露,據(jù)說觀眾人數(shù)差不多是前兩年的總和,這讓工作人員很感動,也讓主辦方更有信心、有動力。去年十一,熱波登陸杭州,規(guī)模雖然不大,但也算是走出成都的首次試水。馬上,今年八月,熱波將在上海舉辦熱波上海音樂節(jié)。主辦方透露,最終目標:北京。
迷笛:鐵托的必修課
迷笛,讓人熱血沸騰的兩個字,因為他幾乎就是半部中國搖滾樂發(fā)展史。11年前,在迷笛音樂學校禮堂舉辦的畢業(yè)匯報演出上,沒有多少人會意識到這場演出會成為內地音樂節(jié)的雛形,能開啟這么龐大的市場?;蛘呶覀儾灰f“市場”這么商業(yè)、功利的詞,我們可以說:迷笛改變了搖滾樂在中國的生存狀態(tài),讓搖滾融入進了青少年流行文化。11年過去了,學琴的少年長大了,坐硬座火車來北京看迷笛的大學生畢業(yè)了,于是青少年文化變成了主流文化,搖滾樂的種子發(fā)芽了。
當年舌頭在2001年迷笛音樂節(jié)上壓軸演出的畫面依然清晰,在網(wǎng)上流傳很廣的這段視頻感染了無數(shù)人,主唱吳吞在演唱《油漆匠》時說:搖滾樂,搖滾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鏡頭轉向舞臺前,是無數(shù)雙握緊的拳頭揮蕩在迷笛學校的禮堂上空??梢哉f,迷笛培養(yǎng)起了內地最早的音樂節(jié)觀眾和樂隊,而他們是最忠實、最熱血的。作為一個搖滾樂迷如果你沒去過迷笛,你真的不好意思跟其他樂迷打招呼。迷笛的招牌是他的陣容,多年始終如一的重、硬,因此在迷笛的舞臺前你始終可以看到最盛大的POGO,最多的旗幟,最整齊的合唱,因為觀眾和迷笛一樣富有激情。
今年的迷笛改在門頭溝舉辦,盡管離市區(qū)比海淀公園遠了至少一倍,盡管同期舉行的其他音樂節(jié)造成了觀眾的分流,但迷笛的人氣仍然很旺。尤其MR BIG樂隊的壓軸,又讓大家著實激動了一把,仿佛回到了聽打口帶的日子。
沒錯,迷笛就像個老男人,總把你帶回到打口帶的日子。他們是那么難忘。但迷笛從未過時。回顧迷笛11年的歷程,總是那么堅硬,從不妥協(xié)。迷笛音樂節(jié)從學校的操場到石景山雕塑公園、海淀公園,從一個舞臺到多個舞臺,從北京到鎮(zhèn)江,從搖滾音樂節(jié)到爵士音樂節(jié),這些巨大的改變其實都是從每年一點點細微的改變匯聚而成。
你和我都是這些改變的見證者。
摩登天空:時髦、洋氣、國際范兒
摩登天空音樂節(jié),最初與迷笛有著相同的“背景”:他們都有自己的“產業(yè)鏈”。摩登天空旗下有自己的樂隊,然后自己的樂隊在自己的音樂節(jié)上演出。從08年第一年開始,摩登便集結了當下中國最年輕、最時髦、最有潛力的一批新樂隊。當然,摩登并未局限本土樂隊,從一開始就試圖與國際接軌。從2007年第一屆便請來了當紅樂隊Yeah Yeah Yeahs壓軸,到去年的Blonde Redhead、Brett Anderson,都讓摩登更貼近國際水準。而把港臺音樂人請到北京同樣把更多的新觀眾拉進了音樂節(jié)現(xiàn)場:陳珊妮、梁翹柏、林一峰、何超儀、My Little Airport等等港臺音樂人都登上過摩登天空的舞臺。這也讓音樂節(jié)不再是搖滾鐵托的專利,從而主流、時尚起來。
草莓:將文藝進行到底
草莓音樂節(jié)主打文藝牌,受眾十分精準,辦了三年,已經(jīng)成為最受文藝青年、白領們歡迎的音樂節(jié),有著十分固定的觀眾群,并且這個群體越來越龐大,規(guī)模大有超過主品牌摩登天空音樂節(jié)之勢。第一年王若琳、老狼、張楚,第二年左小祖咒,今年干脆有了臺灣舞臺,林生祥、胡德夫紛紛登臺,陣容大受好評,讓樂迷稱贊許久。
當然,草莓吸引人的地方還有他們對待音樂的態(tài)度,去年有備受爭議的曾軼可,今年有更具爭議的楊臣剛,他的搖滾版《老鼠愛大米》引發(fā)了觀眾的大合唱,而且觀眾合唱并非惡意。要知道,文藝青年相當挑剔。這樣的編排讓本來就很超值的陣容錦上添花。尤其是草莓音樂節(jié)還曾設有豆瓣舞臺,幾乎要將豆瓣上的文藝青年一網(wǎng)打盡。當然還少不了歪點子和“惡趣味”,于是你便看見了搭訕舞臺這樣的地方,你不知道他到底是用來惡搞,還是真的用來正經(jīng)交朋友的地方。就好像你剛看完萬能青年旅店,下一個上臺的是快女曾軼可,你剛看完核聚變,楊臣剛邊上臺了。對待音樂的態(tài)度其實就是對待人的態(tài)度,總之,你就是最個性的那一個,所以你要來草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