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538,a无码免费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狠狠躁天天躁无码字幕

來自德國森林的輕雜音——于林漢創(chuàng)作淺談

資訊>對話>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05-02 10:28:20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于林漢 無題 2015 布面丙烯綜合材料 35×25cm

近日,一位前同事在微信里發(fā)來了一張圖片,那是一幅清冷明快版畫風格的作品。他說這是蜂巢藝術中心最新的展覽《輕雜音:于林漢個展》,感覺很不錯。幾日后,恰巧蜂巢的海菂在微信里邀請筆者采訪于林漢,藝術家過幾天就要回德國了。筆者爽快的答應下來。

于林漢是一位留學德國的90后青年。熱情而充滿活力,穿著一件綠色T恤,腦后梳著一個發(fā)髻。于林漢很善于表達自己,他拉著筆者詳細參觀講解了兩層展廳所有的作品。

過程即作品

展覽現(xiàn)場

于林漢本次展覽的主要作品《超越瘋狂》就在一層巨大的展廳里。于林漢這批作品是尺幅很大,涉及很多材質(zhì)。于林漢向筆者介紹,目前他在德國居住,“輕雜音”是他首次在中國的個展。他作品一個顯著特點是制作過程,過程具有很強的步驟性和程序性,可以概括為影像--手繪--復?。ㄓ∷ⅲ?。

展覽呈現(xiàn)了他完整的制作過程,每一個步驟階段也是獨立的作品。而這個過程也能看到從具象向抽象的清晰遞進過程。

于林漢 雜音 2015 紙本丙烯綜合技法 280×440cm

他首先對旅居德國附近的森林進行拍照,然后把一張張局部黑白照片放大翻印下來,這些如X光片的影像透射出幽暗中繁密枝杈。接著他會在另一張1.5x1.5米的紙上用鉛筆將樹枝形態(tài)清晰描畫出來,然后再畫下一部分,每個部分他都是獨立完成沒有關聯(lián),然后他再將各個部分拼接在一起。奇妙的是,拼接完成的作品中,各處分立完成的樹枝形態(tài)仿佛都有了串接在一起的感覺。

到了最后一步的絲網(wǎng)印刷,他將手繪的圖形翻印在畫布上甚至一面墻上。作品的樣貌已經(jīng)趨于抽象形的符號圖示。不同于其他藝術家的精致印刷,他選擇別人丟棄的、污臟的絲網(wǎng)版,在不斷翻印自己作品過程中就會不經(jīng)意間產(chǎn)生斑駁的墨點、擦痕、斷紋,他復制的越多“錯誤”越多,作品就越發(fā)朝不可預知的方向發(fā)展。

《超越瘋狂》每部分都可以獨立欣賞,又可以作為過程美學的系列集合來體味。

《輕雜音》手工書

在為筆者介紹作品過程中,于林漢不時與一位攝影師溝通,他要把展廳的作品拍攝下來做成一本畫冊,這是他創(chuàng)作的又一個習慣性動作。在二樓展廳入口處一個玻璃柜里就陳列著《輕雜音》畫冊,它以單色印刷形式呈現(xiàn)。展覽并不是創(chuàng)作的終點,而是過程中的一部分。

輕薄之美

于林漢喜歡用“輕薄”來形容自己的作品,他比較喜歡紙作為作品的載體,如相紙、素描紙、復印紙、網(wǎng)格紙、毫米紙,而作品也多為平面的復印和絲網(wǎng)印刷形式。在展陳方式上也是“素面朝天”,沒有任何厚重華麗的外框裝飾,他只讓作品自身去呈現(xiàn)。

于林漢 未知事物 2016 單色印刷 29×21cm×30

輕薄感在于林漢的小型作品體現(xiàn)的最為充分。在二樓展廳里反映醫(yī)院主題的《未知事物》是一組精微纖細的系列作品,它由30張A4紙大小復印紙構成。這組作品更像是醫(yī)院景觀碎片漫不經(jīng)心的攝取合集,各種醫(yī)療器械、病理圖、醫(yī)生服裝的一角不斷復制,或重或輕,時顯時隱,或如粗糙模糊的B超影像,或朦朧的如蟬翼薄紗。有的物象多次復制后已經(jīng)異化到無法辨識,或為印痕、虛影和弱光,仿佛如X光底片的投射,連同心電圖般的網(wǎng)格、機器堅硬的幾何棱角,隱現(xiàn)出醫(yī)院特有的機械冰冷的氛圍以及不可預知的恐懼心理。

于林漢 然后雜質(zhì) 29x21cmx7張 單色印刷 獨版

在一側墻上是他另一組輕巧的作品《雜質(zhì)》也體現(xiàn)了這一特質(zhì)。這組作品遠觀就像干濕濃淡抽象水墨顯影。于林漢拍攝下火車車窗外疾馳變形的風景,用鉛筆繪制下來,以單色印刷方式不斷復印,直到呈現(xiàn)出目前的效果。

這種輕薄之美會折射出時間累積出的淡然虛無的韻味。同時這種特質(zhì)也與藝術家本人東方文化屬性與內(nèi)在情感密切相關。

東方情感

于林漢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從美院附中一路考到美院,但他不滿足美院教學體系,又來到受到包豪斯教學系統(tǒng)影響的德國西北部不來梅藝術學院攻讀碩士后。一位東方少年只身來到遙遠的異國,身心的壓力和寂寞都令他對周圍一切更加敏感。正像于林漢在采訪中說到的“我其實一直關注的是我當前的一個生存狀態(tài)、身體狀況和新的環(huán)境對我的影響?!倍舶迅鞣N感受以一種克制冷靜的創(chuàng)作方式表達出來。

于林漢 輕度阻礙4 2016 布面丙烯綜合技法 180×140cm

留學期間他的身體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他得過呼吸系統(tǒng)的“輕度阻礙”,是一種因壓力過大導致的精神性呼吸困難,當他看到醫(yī)生處方上寫的“輕度阻礙”,他后來創(chuàng)作的作品題目就引用了這個名字。病痛和醫(yī)院的異樣感受又令他創(chuàng)作了《深度呼吸》和《未知事物》,醫(yī)院的經(jīng)歷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一個持續(xù)來源。

他感觸于德國森林的繁茂幽深,聯(lián)想到回中國時吵鬧混亂與朝氣蓬勃的復雜感受,便創(chuàng)作了文章開頭提到的《超越瘋狂》系列。

他所居住的德國不來梅地區(qū)多雨,他看到車窗外密集的雨點,就用鉛筆繪制了很多斜線,然后翻印出作品《雨》。

于林漢 干擾素3 2016 紙本丙烯綜合技法 160×280cm

他留學期間正值歐洲難民問題風起云涌,本來秩序良好的德國社會也發(fā)生了多起危及亞洲留學生人身安全的事件。受這種恐懼心理影響,他創(chuàng)作了《干擾素》。他先手繪了幾塊醫(yī)院的瓷磚,以絲網(wǎng)印的方式不斷重復出一整面瓷磚,翻制過程中出現(xiàn)了各種瑕疵瘢痕。于林漢以整齊劃一的方格磚代表嚴謹?shù)牡聡鐣?,而斑駁處代表難民問題已經(jīng)如疾病般侵入了健康的肌體。

在留學期間他放下多年習得的手繪技藝,領會了德國嚴謹冷靜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方法,但他對身體和環(huán)境的細膩感受,內(nèi)斂隱喻的表達方式仍然具有典型的東方特征。尤其同德國藝術家對歷史、社會問題的偏愛,直接的表達方式相比照。

駕馭差錯

于林漢坦言不喜歡敘述性作品,不喜歡在自己的作品里附加主觀預設的過多控制。也不滿足于手繪技藝的表層快感。他希望探討藝術自身的問題,以及如何以恰當?shù)男问礁谐尸F(xiàn)。

于林漢 夜幕來臨4 2015 布面丙烯綜合技法150×130cm

于林漢的作品創(chuàng)作核心就是各種形式的復制,復制及其過程自身是一種機械為主導的創(chuàng)作方式,它將人為主觀的操控消解到最低限度,是一種最為冷靜中性的創(chuàng)作方式。他按照一套嚴格操作流程,將過程中所涉及的載體材質(zhì)、用料、距離、時間、次數(shù),力度等各個變量稍加調(diào)配就產(chǎn)生各種意想不到的指向。通過多重轉印的物象被抽離了原初的語境進入了可辨識與不可辨識的模糊地帶,抵達了藝術家深度情緒記憶。同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墨點、擦痕、斷痕、飛白,錯版漏色等各種“錯誤”成為了作品重要表述方式,是作品中靈韻之眼。

于林漢 無題 2015 布面丙烯綜合技法 35×20cm×4

于林漢也會有意識的制造各種“錯誤”。在拼貼作品和手工作品中尤為明顯。比如幾張樹枝圖片相接時有意出現(xiàn)一些樹枝斷處,在手繪時會在某處涂抹掉一塊或蓋掉一塊。相紙上隨意撕掉幾處,就制造出如版畫肌理的效果。他尤其善于利用復印時自然產(chǎn)生的色彩變化傳達出細微的對比張力。比如《夜幕來臨3》中四塊影像紙拼貼時,右上角板塊的偏黃色與其他板塊的冷白色形成的對比;《未知事物》中多次黑白復印的紙張泛起的微綠色,與幾張網(wǎng)格紙的淡紅色形成的對比;《無題》中整體壓抑的深灰綠色中幾處星星點點的亮藍色都令人過目不忘。

無預設無焦點

于林漢的作品擅長冷靜超然的敘述方式,這種近乎自然無為的創(chuàng)作方式還體現(xiàn)在作品整體把握上。于林漢從沒有預設出作品整體效果。他往往開始對某些微小的局部或手繪或影像,然后不斷復制出各個部分,再拼貼組合,每個部分沒有主次輕重之分。這種無焦點、可循環(huán)、平均式的創(chuàng)作方式與敘述性繪畫的預設性、整體性,主次鮮明的方式完全相異,具有鮮明的后現(xiàn)代特征。

但這種方式并不代表任何粗率隨意,他始終在一個可操控范圍內(nèi)嚴密的控制著創(chuàng)作過程。在制作上他秉持著德國式的嚴謹周密,幾個圖形疊印的位置、紙張拼接的錯位感、物象與色彩間的聯(lián)系對比、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邏輯、作品與展陳空間的關系,他都是精心把控的。

于林漢工作照

在美術史上,復制式藝術當然早已不新鮮。但很多國內(nèi)青年藝術家沒有深入完整的理解西方當代創(chuàng)作的理念和方法,對自身文化屬性也缺乏自省了悟,因此很容易形成對西方圖示的簡單挪用,空洞而粗陋的表達方式。如于林漢這樣能夠完整而嚴謹系統(tǒng)的傳達藝術理念,又呈現(xiàn)出強烈形式美感的青年藝術家并不多見。

正如于林漢所說:“我希望我的作品不是很滑稽,不是很搞笑,不是通過一種游戲精神,或者是很具體的方式去表現(xiàn),而是很克制很嚴肅的一種方式?!?/p>

未來之路

在創(chuàng)作中他受到德國Friederike Feldmann和Katharina Grosse兩位女藝術家影響最大。在2014年他在漢堡火車站美術館看到原作感覺很震撼。Katharina Grosse的創(chuàng)作是一種作品與空間環(huán)境完全融合轉換的體驗方式。在未來的創(chuàng)作計劃中他也希望嘗試做一些實體與空間相結合的作品。近期他會做一些直接在墻上繪制的作品,比如根據(jù)展覽墻面的大小形狀來定制出作品形態(tài),以絲網(wǎng)的方式直接轉印到墻上。

于林漢很喜歡德國自由的藝術環(huán)境和寬松的創(chuàng)作氛圍。德國的展覽很多,有教授推薦性的,有征集性的,就像申請學校一樣。他就積極參加過不來梅獎征集和當?shù)睾芏嗳赫梗聡恍┎哒谷藢λ淖髌芬埠苡信d趣。

于林漢工作照

于林漢已經(jīng)在不來梅大學畢業(yè),目前在德國不來梅和漢堡兩個城市穿梭。未來他希望在德國柏林在就讀,多舉辦一些展覽,看看大家的反饋,得到更多人的建議。

對于回國發(fā)展職業(yè)道路,他坦言一切靠機緣,這次在蜂巢的展覽也是應夏季風國際性展覽計劃的邀請來參加的。

對于未來他不會做過多的預設。

劉鵬飛 2017年4月30日于北京

簡 介

1990年出生于北京的于林漢,2009年與2013年分別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和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2014年遠赴德國進入德國不萊梅藝術學院自由藝術系,并于2016年獲得碩士學位,2017年開始于不萊梅藝術學院跟隨導師斯蒂芬?葆姆科特(Stephan Baumk?tter)進行大師生學位的學習。于林漢自2013年起多次在中國、德國、奧地利參加群展,曾獲奧特斯伯格藝術獎、Werner Kühl藝術獎、第40屆不萊梅藝術獎等多個獎項提名。

相關文章

  • <sup id="q8qqq"></sup>
    
    <cite id="q8qqq"><ul id="q8qqq"></ul></cite>
  • <noscript id="q8qqq"><optgroup id="q8qqq"></optgroup></noscript>
    <nav id="q8qqq"><code id="q8qqq"></code></nav>
  • <small id="q8qqq"></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