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舞蹈家楊麗萍帶著新作——大型衍生態(tài)打擊樂舞《云南的響聲》開始了首輪50場全國巡演。
靠自己的作品養(yǎng)活自己
楊麗萍是中央民族歌舞團的演員,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就沒有再領過工資。“文藝工作者要靠國家養(yǎng)活,就像農民種不出大米。
一個國家要養(yǎng)活那么多文藝團體,這在國外很難想象。”楊麗萍靠自己的作品養(yǎng)活自己,從《云南映象》到《藏謎》,再到《云南的響聲》,完全靠票房收入維持的3部作品,就是憑借鮮明而獨特的云南元素在文化演出市場上獲得了巨大成功。
與《云南映象》演出了一年以后才成立公司不同,《云南的響聲》剛開始創(chuàng)作時,云南的響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成立了。維持公司正常運作的所有經費,平均每月約需三四十萬元,完全來自于票房。
《云南的響聲》在全國巡演前,曾在昆明“小試牛刀”,演出兩場僅拿出一半的票出售,還略有盈余。全國巡演第一站在浙江蕭山上演,上座率達到九成。楊麗萍算了一筆賬,《云南的響聲》每演一場,公司就有13萬元入賬,首輪50場巡演下來就有600多萬元收入。不算購買燈光、音響等器材的費用,《云南的響聲》的演出投入僅三四百萬元,首輪過后就能收回成本。
尋找市場與藝術的結合點
朋友們開玩笑說,楊麗萍就是“農村文藝生產隊”的生產隊長。雖然公司營運主要由執(zhí)行總經理負責,但楊麗萍對自己的公司還是有一套像模像樣的管理理念。
“我要算成本,要精打細算。《云南映象》的燈光和音響是租的,這幾年演下來,光租金就付了一兩千萬,我連個燈泡都沒落下。這次不租了,我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買,巡演到第二輪時就都歸我了。”楊麗萍介紹說,“公司目前實行企業(yè)化管理,工人裝臺、拆臺都有勞務費。對演員實行績效考核,每場演出都有人在臺下打分,演員在舞臺上不小心把帽子弄掉了是要扣錢的。我們按照勞動法的規(guī)定,為演員辦理了各種保險,年底還有獎金,節(jié)日工作有雙薪。”
在跟演出商談價格時,楊麗萍覺得“合情合理就行,要考慮演出商的收入。”在《云南的響聲》與北京希肯國際演出有限公司簽下合作協(xié)議后,又有40多家演出商聞風而至,有的演出商開出的價格比希肯高出一倍,但都被楊麗萍婉拒了。
站在觀眾的角度摳作品
“好作品是走向市場的本錢,是票房的保證。”楊麗萍說。
“她從一開始就說,這次不能再做一個《云南映象》。”《云南的響聲》音樂總監(jiān)萬里說,楊麗萍在買回40多面老鼓后就有了創(chuàng)作打擊樂舞的想法。最初只有一個舞蹈片斷的構思——就是“催生”:在死亡率很高的“歷史”歲月里,女人生孩子的時候,部落里的人要打著鼓,載歌載舞地為女人“催生”。
“這樣的場面能不感人嗎?”楊麗萍說,“但是隨著醫(yī)療的發(fā)展,這種場面,以及人的心態(tài)、精神的依賴、互助的感覺,都在漸漸消失。《云南的響聲》就是想通過藝術的方式,既讓觀眾看到一種沒有‘化肥’的歌舞,又能找到一些文化和精神層面的回歸。”楊麗萍這次提出“衍生態(tài)”概念,是指在原生態(tài)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給人一種期待,這是演出商和觀眾夢寐以求的。”
文學統(tǒng)籌蔣明初說,楊麗萍很了解演出商和觀眾的需求,哪個地方應該起掌聲,哪個地方應該有驚嘆聲,她都要站在觀眾的角度,一個一個細節(jié)去摳。于是,全世界都聽到了云南發(fā)出的最真實、最質樸、最純粹的響聲。有專家評論說,《云南映象》是中國的,而《云南的響聲》是國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