楯齒龍化石真“假”對比。
圖①:真化石——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修理。
圖②:“假”化石——由于不當修理,化石的生物特征被破壞殆盡,且不排除局部人工雕刻(如四肢)。
圖③:假化石——完全的人為雕刻。 (圖片由李淳提供)
“中國的假化石問題應該引起深深的思考。”
日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海生爬行動物專家李淳向本報記者這樣呼吁。
前不久曾有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專家爆料:國內(nèi)博物館化石多數(shù)為假”。對此,當事學者李淳對記者表示,他曾經(jīng)向媒體發(fā)表“假化石充斥國內(nèi)95%以上的博物館”的觀點,但據(jù)其本人了解,很多媒體和讀者將其誤解為“博物館95%以上的化石是假的”,并引申出“國內(nèi)博物館化石多數(shù)為假”的意思,“這是誤讀,事實也并非如此,不過中國假化石現(xiàn)象確實存在,而且比較嚴重,希望能夠引起高度重視”。
這位1999年畢業(yè)于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年輕學者,10年中主要從事中國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的研究,曾經(jīng)多次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在《自然》、《科學》等世界頂級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并在2009年獲得“盧嘉錫青年人才獎”。因工作關系,李淳常受國內(nèi)博物館之邀做化石鑒定,在這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難堪的事實:一些“假”化石時常在博物館里現(xiàn)身。
讓他尤其感到嚴重的是,目前在化石這個領域,很多造假者并不覺得自己在造假,很多受損者也沒有意識到正在遭受侵害。
李淳介紹,大家通常接觸到的化石,按照其埋藏環(huán)境可以分為陸相化石和海相化石。前者最典型的代表是恐龍,這類化石形成之前大多經(jīng)過水的沖刷搬運以及其他動物的蠶食和破壞,許多部分不完整,科研人員往往會根據(jù)現(xiàn)有的主體部分復原出那些沒有保存或者破損的部分,嚴格來說那些復原部分需要標示出來。海相化石的保存相對比較完整,但是就我國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而言,其“修理”過程難度更大,所謂“修理”是指將化石——通常是骨骼,從包裹它的巖石中暴露出來,而只有骨骼形態(tài)完整準確地呈現(xiàn)出來,才有研究與展示價值。
在博物館這個層面上,化石之“假”與公眾理解的假貨還不完全一樣。李淳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你有一件清朝的瓷器,但你不喜歡它的樣式,按著自己的意愿將瓶口打掉,拼接了一個明朝的;然后又把底換成唐三彩的,還嫌不過癮,又接了一對青銅器的把兒。如此這般,雖然每個部分都是“老的”,可這還能叫“文物”嗎?
這樣的邏輯,常常被用在化石身上。李淳說,在他接觸的一些單位中,經(jīng)常看到這種被“人為污染”的化石——“質(zhì)地也許都是真的,拼接在一起的每一處,孤立看也是真的,可組合在一起,就是‘假’的——是地球上從來沒有存在過的怪物。”
這樣的化石數(shù)量估計有多少?李淳看過國內(nèi)很多博物館中展示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他的估計是,“至少80%經(jīng)過了不同程度的人為改變和拼湊。”同時,估計95%以上的博物館,都收有這種“過分雕刻以及人工拼湊的‘假’化石”。“包括某些國家級的地質(zhì)博物館里,有個別展品也有拼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