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起,國務院決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chǎn)日,至今已整整五個年頭。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chǎn)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xiàn)。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xiàn)手段,并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xù),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tǒng)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的過程來說,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迎接第五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日”,梅蘭芳大劇院攜手北方昆曲劇院,于6月8、9、10日進行連續(xù)三天的“昆曲經(jīng)典名劇展演”,身體力行弘揚民族藝術。
《長生殿》史紅梅、邵崢
《牡丹亭》-魏春榮飾杜麗娘,邵崢飾柳夢梅
張媛媛、馬靖-西廂記
6月8日,梅花大獎史紅梅以她“情美、藝美、境美”的獨特表演風格帶來昆曲經(jīng)典名劇《長生殿》。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與史紅梅形神兼?zhèn)涞木考妓囅嘟蝗诶_此次展演的大幕,好似一幅脫俗的水墨,精致的恰到好處。著名昆劇藝術家叢兆桓先生曾經(jīng)在觀看了史紅梅的演出后說:紅梅的演出證明了北昆的后繼有人。多年過后,如今的史紅梅儼然已經(jīng)蛻變成為北昆的當家名旦,支撐著昆曲藝術的一片天地。
6月9日,昆曲新秀張媛媛挑梁出演昆曲傳統(tǒng)經(jīng)典《西廂記》。從古至今,“愿有情人終成眷屬”幾乎是所有愛情故事中不變的美好夙愿,而《西廂記》便是描繪這一主題的最成功的戲劇。張媛媛作為昆曲藝術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能夠被安排在此次展演活動中,她多年來的付出得到了觀眾們的首肯與喜愛,也讓我們看到了昆曲藝術充滿朝氣的未來。
6月10日,昆曲“金牌票房”魏春榮攜北昆典藏版《牡丹亭》“重彩”壓軸。魏春榮的《牡丹亭》成名已久,每次演出必是滿堂喝彩,戲迷們甚至曾這樣評價過魏春榮與《牡丹亭》之間的關系:簡直是杜麗娘附體。如此的渾然天成、無可取代,魏春榮用自己的生命將昆曲無動不舞、無聲不歌的藝術特質演繹的淋漓盡致。
一脈相傳的是祖輩們從古至今延續(xù)下來文化精髓,亙古不變的是流淌在身體里血濃于水的民族情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作為中國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珍寶,全世界為之魅力而傾倒,作為弘揚戲曲藝術行業(yè)的排頭兵,我們身體力行。
另外,自5月29日起,“梅蘭沉香醉千里·梅韻猶存沁心脾” ——2010年梅派經(jīng)典系列演出也將在梅蘭芳大劇院拉開帷幕。屆時,梅蘭芳之子梅葆玖每場演出都將親臨現(xiàn)場并領銜出演,葉少蘭、李鳴巖等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宏圖、譚孝曾、董圓圓、朱強、胡文閣、王珮瑜等當紅京劇名家也將加盟此次系列演出,帶來《龍鳳呈祥》、《御碑亭》、《四郎探母》等久演不衰的經(jīng)典傳統(tǒng)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