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書寫的“開元通寶”
宋太宗書寫的“淳化元寶”
中國書法蘊涵著東方神韻,給人以美的享受。方孔圓形的錢型,加上簡單明了的錢文,使人一目了然,即可斷定它是東方的錢幣、中國的錢幣。不同時期的不同書體,不同作者的不同手法,既有強烈的時代感,又充滿著變幻莫測的個性特征。每一個錢文的神韻氣息,使偽造者犯難,無法完全做到形似,更難以做到神似,從而,為人們的有效識別,為錢幣的防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正是因為這些緣故,書法藝術伴隨著中國古錢的發(fā)展足跡,形影不離,錢文書法成為古錢文化最突出的代表。同時,古錢上錢文書法的變化,也成為中國書法藝術演變和發(fā)展的一個縮影。
先秦時期(公元前221年以前),錢幣上的文字是當時流行的大篆書體,它們既保留著商周甲骨文、鐘鼎文的遺風,還更多地反映了當時民間的實用書體,反映了戰(zhàn)國七雄不同地區(qū)的不同書寫方法。由于鑄造工藝原始,先秦錢幣上的錢文變化無常,它雖然不是由專門的書法家書寫,但其筆鋒之犀利,運刀之嫻熟,錢文疏密繁簡之布局,決不是隨心所欲的隨意之作,而是工于刀筆文字的專門的匠人所為。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文字的書法為小篆書體(即秦篆,亦稱李篆)。隨即又統(tǒng)一了貨幣,不僅統(tǒng)一了錢文的內容,還統(tǒng)一了錢文的書法,即以小篆書體來書寫錢文。漢(公元前206年)繼秦制,錢文仍為篆書。新莽時期(公元9年—24年),王莽對錢幣的鑄造非常重視,錢文的書法更為考究,錢文采用錢線篆(亦稱懸針篆),筆道上粗下細,用筆剛勁有力,藝術性、裝飾性極強。南北朝時期,錢文的篆法多有創(chuàng)新,南朝劉宋(420年—479年)鑄錢錢文采用薤葉篆,北朝后周(557年—581年)鑄錢錢文則用玉箸篆。
隸書在錢幣上出現(xiàn),最早是東晉十六國時期,成漢李壽漢興年間(338年—343年)鑄的漢興錢,錢文“漢興”兩字有兩種排列方式,兩種不同的書體。一種是傳統(tǒng)的左右橫列篆書書體,一種是上下豎列的隸書書體。但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隸書錢文,則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鑄行“開元通寶”錢以后的事情。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古錢鑄造的頂峰時期。由于鑄造技術的成熟,可以保證書法藝術在錢幣上的充分反映,宋錢上的錢文幾乎包括了真、草、行、隸、篆各類書體。宋朝的皇帝有不少是書法家,他們親自書寫錢文,被稱之為御書錢,也在客觀上推動了書法藝術在錢幣上的應用和再創(chuàng)造。各種書體在宋錢錢文上爭奇斗艷,甚至出現(xiàn)了九疊篆的錢文。九疊篆書體一般用于官方的印璽,由于篆文復雜難讀,民間很少使用,把它用來書寫錢文成為宋錢的一個特例。
南宋朝淳熙七年(1180年)以后,宋錢錢文的書法逐步統(tǒng)一為宋體字,此后的錢文書法比較注重實用性,一般都采用楷書書體。元、清兩朝,錢幣上的文字除了漢字外,還出現(xiàn)了蒙文、滿文、維吾爾文等民族文字,體現(xiàn)了多民族國家多種文字并存的特色。
中國古錢上的錢文,多數(shù)出自書法名家之手。現(xiàn)在我們已經知道的,諸如:唐歐陽詢書寫隸書“開元通寶”,南唐徐弦書寫篆書“開元通寶”,宋太宗趙光義書寫真、行、草三體“淳化元寶”、“至道元寶”,宋徽宗趙佶書寫瘦金體“崇寧通寶”、“大觀通寶”,金黨懷英書寫篆書“泰和重寶”,元周伯琦書寫楷書“至正之寶”,清戴熙書寫“咸豐通寶”、“咸豐重寶”等等。其實,秦漢以降,錢幣上的文字應該都是書法家的作品,西漢的“五銖”錢,五莽的六泉十布,錢文都非常考究,自然都是由書法家所書,只是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而已。
中國古錢的鑄造,采用澆鑄工藝。這種工藝需要先刻制模具,早期稱之為“錢范”,錢幣的模型和錢幣上的文字,直接刻制在原范上。唐宋以后,改為翻砂法鑄錢,錢模被稱之為母錢,即用母錢為模在沙盤上印制錢腔,澆鑄錢幣。最初的母錢又被稱之為“雕母”,是用銅、木(硬質雜木)等材料直接雕制而成的。無論是錢范的雕刻,還是母錢的雕刻,都和篆刻技術有著不解之緣。
書法藝術是古錢文化的精華。古錢的美,古錢的藝術魅力,主要集中在書法藝術上,集中于書法藝術在古錢上的再創(chuàng)造。錢文的書法藝術,又是通過篆刻技術再生到古錢上的,因此書法和篆刻藝術是古錢文化的精華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