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壁畫? 森林之歌(局部)
文·侯一民
今年是壁畫運動興起30周年。1978年6月,中央美術學院啟動了壁畫系的籌建,壁畫隊伍開始集合。1979年,第一批壁畫上墻。首都機場的壁畫和中央美院承擔的一批壁畫,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繪制、燒制和上墻的。
依傳統(tǒng)觀念來看,壁畫是小畫種。但是從某些方面看,還沒有畫種比壁畫大。尺幅大、受眾廣、承載時代主題、包容各種藝術的長處。壁畫藝術廣納博采,呈現(xiàn)相當前衛(wèi)的趨勢,它預示著一種不可限量的發(fā)展方向。
我所關注的不是壁畫畫種的大小問題,而是藝術總的走向是怎樣的。我看到壁畫的走向是健康的,壁畫的走向是為時代高歌、長民族志氣的。壁畫的走向是教育我們的人民、尊重我們的歷史、愛我們的國家的總體走向。
更讓我高興的是看到新生的力量正在承接壁畫事業(yè)。就拿中央美院高研班和壁畫系所作的《抗震壯歌》來說,大家用眼淚和木炭無償?shù)厝找箘?chuàng)作,并打算將這幅作品在明年“5·12”汶川地震3周年時無償贈送給地震災區(qū),這樣的熱情使我感到鼓舞和欣慰。
其實,藝術創(chuàng)作沒有寫實和抽象的界限,它們都是一種創(chuàng)作語言。我所關注的是語言的背后,它本身的精神內涵到底是什么。我們的藝術總要給人以善、給人以美,讓人愛國,這才是根本的。
在這點上,我認為,壁畫創(chuàng)作應該大膽地放開手腳、錘煉語言。但是,在精神傾向上,“時代、人民、民族”這六個字仍十分關鍵。壁畫創(chuàng)作不能離開我們的時代,要熱愛我們的人民,要在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為之自豪,并且使之發(fā)展,使之創(chuàng)新。
希望建筑界的朋友幫助我們,為這些壁畫作品“找婆家”:或者是原畫被采用,或者以某種設計被采用,或者以某種手段作為參考被采用。只要這個做法有利于壁畫的發(fā)展,有利于形成壁畫發(fā)展的規(guī)范,有利于充分釋放作者的熱情,有利于作者及時地反映時代的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