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英美戲劇演出界最熱門的話題,莫過于源自倫敦西區(qū)的音樂劇《舞動人生》(Billy Elliot)“搶灘”百老匯成功——先是制作了一個百老匯的版本,本年度的演出季里,每周就收獲平均一百萬美元的票房;接著呢,在2009年度的美國戲劇舞臺最高獎項“托尼獎”評獎里,先聲奪人拿下15個提名的《舞動人生》“不辱使命”,一舉將10大獎項掃入囊中。英國原創(chuàng),百老匯制作,這也算是一向以來默默抗衡的全球兩大音樂劇中心,一次“默契”的合作。
倫敦西區(qū)音樂劇《舞動人生》稱霸“托尼獎”
李?霍爾編寫的電影版小說《舞動人生》書封
音樂劇靈感源自1935年小說
《舞動人生》這個名字,我們一點不陌生。也許最早為人所知的,是2000年的同名電影。小小少年為追逐芭蕾夢,不顧底層家庭出身所帶來的世俗束縛,不竭用汗水去拼,最終贏得了成功與尊重。但其實在電影版之前,也早就有了同類題材的藍本:1935年,英國作家A.J.克羅寧(A.J. Cronin)發(fā)表小說《群星傲視》(The Stars Look Down),1939年拍成同名電影。電影《舞動人生》(又譯《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于2000年出爐時,英國觀眾一下就能找到熟悉的背景:同樣寫的是英國東北部的礦工罷工時期,同樣是礦工的兒子,從小失去母愛,并走上一條“離經(jīng)叛道”的路:迷上了芭蕾舞。到了由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執(zhí)導的音樂劇版《舞動人生》在倫敦維多利亞宮劇場(Victoria Palace Theatre)首演時,雖然編劇署名是李?霍爾(Lee Hall)(他同樣是電影版本的編劇),但序幕一開,觀眾們首先聽到的主題曲是《群星傲視》——向克羅寧的小說致敬。
制作音樂劇比拍電影“貴”
同一題材,橫跨七八十年,久經(jīng)不衰,似乎可說明童年有缺陷的小人物追逐大夢想的廣受共鳴,實在沒有國界。當然,克羅寧的小說背景是上世紀20年代初的礦工罷工,而電影、音樂劇版的《舞動人生》則以上世紀80年代中的礦工罷工為素材。由于《舞動人生》題材的深入民心,當2005年音樂劇在倫敦西區(qū)出來時,人們看到該劇原聲音樂的創(chuàng)作,竟請到了“大腕兒”艾爾頓?約翰。流行巨星給音樂劇寫原聲音樂,并不多見。該劇目前還在倫敦西區(qū)繼續(xù)上演,據(jù)稱光制作這部音樂劇就花了五百五十萬英鎊,而2000年拍電影時也才用了五百萬英鎊。而該劇的導演史蒂芬?戴德利和舞美設計彼得?達爾令(Peter Darling),跟電影版的陣容相同。
曾笑傲“勞倫斯-奧列佛獎”
音樂劇《舞動人生》最新的榮譽,是在6月7日揭曉的美國“托尼獎”中,摘獲了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男主演、最佳原聲音樂等在內(nèi)的10項獎;但其實2005年在英國本土首演后,該劇早就笑傲過英國舞臺戲劇的最高評獎:勞倫斯-奧列佛獎——在獲得9個提名的前提下,贏得了包括最佳新音樂劇獎在內(nèi)的4項大獎。而正是這些獎項的光芒,為音樂劇《舞動人生》打開了在澳大利亞與百老匯制作的大門。
張璐詩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