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1:30,在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7樓會議室,“媒體建筑”的座談會如期舉行。座談會一開始,建筑學院的常志剛教授作為主持人向大家介紹了正在進行中的媒體建筑工作室課程。稍后由MAI的核心成員暨此次工作室課程教師的Hank博士、Gernot博士和Martin博士介紹了媒體建筑的起源以及其在國際上的發(fā)展情況。
Hank博士對媒體建筑的概念及媒體建筑和燈光建筑的區(qū)別進行了闡釋。Gernot博士對此又做進一步明說,他認為媒體建筑是一個大語匯,其半徑從建筑空間的科學引向工程、技術和材料,再進入社會層面,并從社會層面引入人文層面,繼而回歸藝術與建筑。
基于媒體建筑的跨領域綜合性特質,Gernot博士分享了國際上關于媒體建筑的一些經(jīng)典案例。例如人口密集的都市中,媒體建筑如何讓建筑與人發(fā)生互動;媒體建筑怎樣幫助一個城市重建復興;媒體建筑作為藝術裝置的呈現(xiàn)以及媒體建筑中高科技低能耗材料的運用。
座談會的第二個部分,葉軍先生就國內媒體建筑領域的探索和具體項目做了介紹。一系列近年來國內媒體建筑領域的案例分析,向人們展現(xiàn)了中國媒體建筑在近十年的探索中的卓越的發(fā)展及與國際接軌的趨勢,但同時,目前所存在的弊病也無法令人忽視。
作為引申,常志剛老師就媒體建筑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提出了“光與色的三部曲”這一概念:自建筑反思西方繪畫中“光與色”這一觀念的發(fā)展與革命,由此產(chǎn)生一個設想,即媒體建筑將可能顛覆建筑、視覺藝術等藝術類別的傳統(tǒng)觀念,開啟基于建筑與城市的視覺藝術的新時代。常老師認為,媒體建筑從國際上雖然只有十年的時間,但是它已經(jīng)改變了城市的形象與景觀。而媒體建筑之于未來,這種改變不僅僅只作用于視覺形象,更重要的是改變人們對于城市的認知和理解,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常老師表示,這將是中央美院從藝術、從文化的領域著重關注的一個議題。也正是基于媒體建筑這樣一個綜合性的領域,決定了技術發(fā)展需要藝術與文化的引領;決定了今天的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更需要打破過去各自為政的壁壘,從而實現(xiàn)各專業(yè)領域之間的跨界。
隨后,常老師向大家預告,建筑學院和MAI將在明年五、六月份共同策劃一個關于媒體建筑的藝術展。該展覽起源于MAI所做的每兩年一次的雙年展。隨后,Hank、Gornard博士對該藝術展的歷史發(fā)展做了簡要介紹。
座談會最后一部分是自由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張寶瑋教授與葉軍先生就媒體建筑的造價問題展開交流:使用媒體立面必然會提高建筑造價,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新材料的運用,媒體建筑的成本會逐漸降低。而且媒體建筑是未來建筑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對延展人類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改善城市乃至整個環(huán)境的發(fā)展都將產(chǎn)生重要影響。新生事物需要各種因素來共同支持,因此媒體建筑不能因造價的問題而回避。
張綺曼教授由此聯(lián)系到自己正在實施的洛陽皇城恢復項目,她認為,媒體建筑不僅限于城市景觀與建筑,還將可以將這一手段作用于文物恢復及旅游項目的設計。
戎安教授、程啟明教授、王中教授、黃建成教授、Hank博士、唐國慶先生、丁平先生、陳翰彤先生等嘉賓也分別從媒體建筑的造價、科學技術的推廣與應用、觀念的演變等角度出發(fā),結合國外經(jīng)典案例,總結親自參與的項目經(jīng)驗,以及媒體建筑在國內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展開了更為具體的交流與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