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余年來,外出寫生,或在家中習作,總是以焦墨為主。
也許有人以為,我又在搞“標新立異”吧。
其實,焦墨畫法既不新,更非異,這是極古老的方法—唐以前,畫家只講用筆,不懂或不重視用墨,畫山水也多以焦墨勾勾輪廓,最多用相同的焦墨擦幾筆;到元代,最講究筆墨的時期,人們多用淡墨渴筆,名家們偶爾也用老方法,象王蒙,有時也以焦墨為之;明遺民程邃,是以焦墨著稱的,石也偶爾為之,清羅兩峰的焦墨山水,評論家謂有唐風。
近代,我只見到大師黃賓虹常以此法畫小幅山水。解放初期,我偶于畫肆中購得賓翁一本山水小冊——以后,就成了我學習山水畫的范本。
我并非找根據,為自己畫焦墨作解釋,因為即便“古已有之”,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我看到古人的一些焦墨,好雖好矣,但因受歷史局限,要反映今天的景物,則感到不夠了。要這一傳統(tǒng)技法得到發(fā)展,惟一辦法,是“逼上梁山”,到生活中去,直接反映今天的現實,這是時代使命,不得不變,不得不發(fā)展!
因之,我重視寫生,我重視情景交融的直接感受。直接寫生得來的東西,即使粗糙,不成熟,但總是富有生氣,清新而有活力!
我的寫生,卻不是傳統(tǒng)的方法。賓翁與一些老國畫家,到名山大川,是“搜盡奇峰打草稿”,主要靠觀察與記憶,目搜心攝,然后回來再畫。
我的對景寫生,本身就是創(chuàng)作。由于學畫的經歷不同,我選擇自己以為可行的方法。
焦墨畫法,是山水畫基本功的一種。我有直接寫生,也有間接寫生(參考今人有生活氣息的速寫)。我不臨摹古畫。這只是我學習山水畫的一種方法,一個過程,一種習作,如果對初學者尚有參考價值,則出版此畫冊的目的也算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