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兩廂三番雕欄柱——老戲園的格局形制 昔日的老戲園子與今天的劇場大不相同,它們一般臨街,門前豎有一個木制單門牌坊,坊額題寫園名,頂部有脊形小屋檐,以防日曬雨淋。戲園子內(nèi)的戲臺為正方形,磚木結(jié)構(gòu),臺子四角有木柱,臺前兩根柱子分別掛有對聯(lián),戲臺正面有雕刻精致的護欄,護欄頂端裝有木刻蓮花或小獅子作為點綴,在戲臺頂部裝有垂花倒欄桿,與下面的欄桿相對稱,觀眾座位是長桌長板凳。戲臺三面都有座位,三面都有看樓。 戲樓下的正面座位與戲臺垂直擺放,聽戲的人面對面坐著品茗聽戲,想看戲得側(cè)身扭頭。戲臺兩側(cè)的座位是斜著擺放,與戲臺成銳角,觀眾也是面對面,看戲需側(cè)身扭頭。從此也可看出當時茶園、茶樓是以品茗為主,看戲為輔,因此過去一般都說“聽戲”,而很少說“看戲”。而座位區(qū)域也各有名稱,樓下正面叫“池座”,樓下戲臺兩側(cè)叫“兩廂”,兩廂后面靠墻處備有高木凳,叫“大墻”;樓上稱“樓座”,前面為“包廂”,樓上戲臺后兩側(cè)叫“后樓”。在后樓看戲只能看到背影,所以后樓不收費,往往是內(nèi)部人員親友看戲之處。 昔日老戲園子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在戲臺對面樓下后邊中間設(shè)有“彈壓席”。彈壓席設(shè)有一張長方桌子,桌子上立有一個牌子,上面寫有“彈壓席”三字。桌子上還有一個小木架,上插令箭。這是為維持園中治安而設(shè)置的,開戲后士兵全副武裝入座,園方奉上茶點,逢年過節(jié)還送紅包,以求官方多多照應(yīng)。 舊戲園子的這種格局到民國時期才逐漸被打破,而廣和樓一直延續(xù)到上世紀20年代。 清代至民國初期,戲園子大門外還貼有海報,上寫某戲班、某演員演出,但是上面沒有具體劇目,上演什么劇目全看道具。每天將戲中的代表性道具擺在戲園子大門外,戲迷一看便知道當天的主要戲碼了。每日的戲單,開始是木刻印在黃紙上,收費很低。后來,改為石刻印在粉紅紙上。鉛印的戲單則是上個世紀20年代以后出現(xiàn)的。 清代戲園子的演出時間很長,達10~12個小時,不演夜戲。“茶資”多少不是以戲論價,而是按座位論價。除供應(yīng)茶水外,還有另付費的小吃(黑白瓜子、鹽炒小花生等)裝在小盤子內(nèi)。不過當時不收費,到壓軸戲(倒二出)開演前后才收費。“扔熱手巾把”是北京老戲園子的一大特色,也是絕活兒。跑堂的將熱手巾從空中拋向觀眾,扔的一剎那還在口中喊:“手巾把來嘍!”扔得十分準確,隨時收取小費,多少隨便,從不計較。 清代京師內(nèi)城禁止賣戲,因此戲園子都在外城。清朝中葉時,還禁止婦女到戲園子聽戲。《清稗類鈔》中記載:“京師戲園向無女座。婦女欲聽者,必探得堂會時,另搭女桌,始可一往,然潔身自好者,尚裹足不前也。”到光緒末年,女觀眾開始出現(xiàn)了。這是由“庚子賠款”上演“義務(wù)戲”開始的。“義務(wù)戲”開禁,但男女要分開,婦女在樓上就座。辛亥革命后,才打破了男女界限。婦女涌入戲園.也促使了京劇的發(fā)展。過去京劇行當中是以生角為主,婦女觀眾的加入,使旦行得以與生行平分秋色。 隨著中國末代王朝的崩潰,戲園的格局也發(fā)生了變化。民國元年興建的第一舞臺(位于前門外柳樹井街路北),首先打破了舊戲園子的格局。觀眾座位變成了橫排長條木椅子。舞臺為橢圓形,臺中央設(shè)有人工轉(zhuǎn)臺,并第一次使用了幕布。接著,新建的開明戲院仿外國劇場形制,觀眾席是一排排的單人座椅,并開始實行對號入座。此風(fēng)一開,許多舊戲園也紛紛仿效改建。廣和樓、廣德樓和三慶園改得最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