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最初擁有自己的一只書架,真是高興,將自己的書都整整齊齊排了上去,或以開本大小為序,或以內容類別作區(qū)分,來回擺弄許多回,欣賞許多回,書是美的,書架就是為書設置的殿堂。書多起來,書架不斷增添,仍不夠用。從小圖書館到大型圖書館,人們迷失在書架之海洋中。汗牛充棟是古人的浩嘆,今天便不知如何來描述了。只知出版社缺少倉庫,而市場上書又賣不出去,讀書人流失了?書的質量變味了?偽劣假冒的食物多,丑陋不堪的出版物多,都在爭取顧客,欺蒙顧客。顧客有傻的,但并不都傻。在豐盛的自助餐前,每人精選一份適合自己胃口并確有營養(yǎng)的食物,正如每人自己的書架上也只能容納最精粹而淘汰不了的作品。被淘汰的大量“作品”都成了垃圾,每個居民樓下?lián)鞆U舊書報的天天裝滿許多麻袋,其中多半還是新書。賣不掉,送人,受者也容不下太多的贈書,不得不處理。垃圾出版物化漿后再造紙出版,不斷的垃圾再生產(chǎn)中總會有精品誕生,是不是精品,誰來鑒定,群眾的書架當亦屬權威的一票,許多經(jīng)典之作大都經(jīng)過群眾書架的考驗。 載《文匯報》2004年12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