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laire Déléry 來源:La Gazette Drouot中文刊
古有各朝皇帝,今有藝術(shù)市場,古今愛美之人都對玉器迷戀不已。吉美博物館現(xiàn)正舉辦的展覽為西方公眾揭開這種獨特石材的面紗。美玉不僅令天朝帝皇愛不釋手,撒馬爾的蘇丹、蒙古大汗、伊朗沙阿乃至歐洲宮廷都沉醉其中。據(jù)推測,早在17世紀,東方玉器便被納入法國王室收藏。今天,這種惜玉之情毫無減退之勢,每有珍貴玉器現(xiàn)身,都會令各國玉迷和藏家心潮澎湃。
中國明末清初,16-17世紀,牛角(犀角)造型仿古雕紋玉杯,高18厘米。巴黎吉美博物館,喬治?吉斯萊(Georges Gieseler)1932年捐贈,藏品編號MG18355。 ? 法國國家博物館聯(lián)合會-巴黎大宮(巴黎吉美博物館)/ Thierry Ollivier
深厚淵源,特殊牽絆
八千年以來,在人們輕輕撫摸、細細凝視中,玉石陪伴著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乘風破浪。中文里,“玉”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寶石、美麗、瑰寶、珍貴”的意思。在古代中國,所有質(zhì)地堅硬、拋光后表面柔滑、色澤晶瑩剔透的美石皆稱為“玉”。玉石分多種顏色,其中以碧綠為多。直到19世紀現(xiàn)代礦物學出現(xiàn)后,在中國一直被統(tǒng)稱為“玉”的各種硬石才被加以區(qū)分。 從軟玉、翠玉、綠松石、肉紅玉髓到石英(水玉)等,在中國人眼里都是“玉”。這些美輪美奐的石頭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自古伴隨著長江、黃河之畔的炎黃子孫,層層積淀形成的美玉奇石凝聚了多種品質(zhì)特點,其致密的結(jié)構(gòu)尤其令人稱奇。此外還有其與中華民族乃至世間萬物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要想了解玉的重要,就要先了解與之相關(guān)的各種文化價值及其所對應的色澤、觸感等不同感官特點。 為此,不妨隨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本次展覽的歷史線索逐步深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代匠師們使玉石顯現(xiàn)所有觸感和視覺品質(zhì)的加工工藝。通過歐洲自然學家和礦物學家的不懈研究,各種“美石”逐漸被區(qū)分開來。19世紀,在石材區(qū)分方面,美學特征開始被化學和結(jié)晶學描述所取代。今天,“玉”已被正式列入寶石分類,與之相對的有兩種巖礦:透閃石和翡翠,其所呈現(xiàn)的不同色澤則被認為源于構(gòu)成結(jié)構(gòu)中礦物成分和雜質(zhì)的不同。從被歐洲17世紀清點記載描述為“羊脂”的乳白色,到常見的翠綠色,還有極為罕見的淡紫色,玉石的色彩極為豐富。不過,當人們想到玉石時,首先跳入腦海的還是“水綠色”。其中一些透出橙紅色的礦脈。這些因雜質(zhì)和埋藏條件產(chǎn)生的紋理被匠師們巧妙地“化瑕為瑜”,給玉石增加了獨特的美感。秋之金韻、幼獸稚毛上的紅斑……精雕細琢的玉器不僅是藝術(shù)作品,更是潛在意蘊的釋放,是玉石隱藏之美的展現(xiàn)。
中國南宋(1127-1279),玉雕雙龜荷葉洗,3.5 x 11.5 x 11.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編號古玉544。? 臺北故宮博物院
圓潤剔透,靈性盡顯
由于礦物學和結(jié)晶學的獨特構(gòu)造,玉石需要特殊的加工處理,不能像鉆石那樣切割棱面,只有研磨和拋光能令之展現(xiàn)姿采。今天玉器匠師們使用的工具均能在中國古老的歷史中找到根源。最初,玉料石塊的粗切處理通過鑿擊(機械撞擊)進行,之后出現(xiàn)了繩索切割技術(shù),更晚一些則有了金屬鋸割;粗雕后的玉料要用泥沙研磨,以使巖石般粗糙的表面變得柔滑。下一個步驟是用專門的管鉆打眼開孔,形成玉餅、玉珠、玉環(huán)等形狀,然后再進行拋光。最后才是精雕細琢,或鏤或刻:這也是最考驗耐心的一個步驟!經(jīng)過數(shù)百個小時的精工細作,工整、有力或輕盈的造型躍然眼前。修整階段還要再次進行打磨拋光,使完成的玉雕表面光滑柔潤。在這場巴黎玉展期間,為了更好地感受美玉所獨具的觸感體驗,參觀者可以親手撫摸博物館特別準備的兩塊玉石,一塊是原始籽料,另一塊則已經(jīng)過拋光處理。您會發(fā)現(xiàn),玉石摸上去并非清涼透骨,而是給人一種浸入心脾的柔潤之感。懂得觀色識玉的內(nèi)行也能從其柔和乳色及在不同光線下透出的色澤辨其優(yōu)劣:從拋光后表面的晶瑩到微微透明的質(zhì)地及其隱約可見的紋理……集至尊品質(zhì)于一身的美玉正在成為集天下人寵愛于一身的世間瑰寶。
本文作者:克萊爾?德雷里(Claire Déléry)
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shù)博物館(MNAAG)中國部文物研究員
值得一看
展覽“玉:從帝王尊榮到裝飾藝術(shù)”, 2016年10月19日至2017年1月16日。
巴黎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地址:6 place d'Iéna 75116 Paris。
展覽圖冊,吉美博物館與Somogy藝術(shù)出版社合編,法語版和英語版,288頁,277幅插圖。 www.guimet.fr.
中國清代乾隆時期(1736-1795),玉桌屏“竹林七賢”,背面刻乾隆御詩,18.4 x 25.4 x 2.6厘米。巴黎吉美博物館舊藏,藏品編號MG2401。 ? 法國國家博物館聯(lián)合會-巴黎大宮(巴黎吉美博物館)/ Thierry Olliv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