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著名人物利瑪竇逝世400周年,借上海世博會舉行之機,一個以“文明對話與全球挑戰(zhàn)”為題的國際論壇在復旦大學開幕。與會中外學者就人類社群融合、民族和解、機構合作,以及宗教之間的共存與和諧等話題展開探討。
論壇主辦方、復旦大學“徐光啟-利瑪竇文明對話研究中心”主任李天綱介紹說,400多年前,利瑪竇來到中國,與上海籍士大夫徐光啟合作,將西方先進的科學、幾何、歷法、天文、地理、水利等知識譯介進入中國社會。他主持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首次帶來了“萬國”概念。
利、徐二人的文化互動,不僅給中國帶來深遠影響,也將東方文化中的價值取向帶至西方。17世紀的歐洲改革就吸收了“啟蒙”、“理性”等頗具東方特色的人文主義元素。這段卓有成效的文化互動,共同開創(chuàng)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局面,具有多元文明對話的全球意義。
與會學者指出,2010年上海世博會,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旨下,人類無分種族、地域、階級、信仰,各筑精美場館,歡聚浦江兩岸。此時,擱置爭議,用文明對話的方式,面對全球挑戰(zhàn),同舟共濟,其意義愈顯重大。
有學者提到,文明對話與世博會的淵源,可上溯至189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期間舉辦“世界宗教議會”,它使宗教研究擺脫單一宗教的神學傳統(tǒng),肯定了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儒教、佛教、道教等各大宗教之間的平等地位,給文明對話和會通提供了基礎。
在李天綱看來,當今世界對文化交流的理解應該超脫“文明沖突”這樣居高臨下的方式,而是“美美與共,各善其美”,本次論壇意在通過促進大學、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學者之間的對話,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增進不同種族、民族、宗教和信仰人群之間的溝通和理解,更好地應對21世紀的各種全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