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度統(tǒng)一的藝術主題和形式,到風格多樣、觀念各異的作品不斷涌現(xiàn);從對西方流派和形式的一味崇拜與簡單模仿,到回望傳統(tǒng)、本土意識的逐漸回歸;從曾經(jīng)與國際藝術界的隔絕,到今天成為國際社會關注和研究的對象……經(jīng)過30年發(fā)展的中國當代藝術早已成為世界當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日益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創(chuàng)作上的模仿或取巧、理論上的忽視或偏激都已無法適應當代藝術的發(fā)展,究竟什么才是中國的當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又該如何作為?這些已經(jīng)成為藝術界不得不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
5月19日,在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的“時代與使命——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研討會”上,劉大為、范迪安、潘公凱、呂品田、吳為山、水天中、劉驍純、賈方舟等20余位藝術家和美術理論家就中國當代藝術的基本特征、價值傾向、發(fā)展經(jīng)驗、現(xiàn)實境遇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等展開學術討論。
時代背景下的當代藝術
主持會議的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吳為山認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但工業(yè)化、全球化、城市化已經(jīng)成為中國當代社會的突出特征,這不僅是中國當代藝術生長的文化土壤,更為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史無前例的精神體驗和無限豐沛的靈感源泉。藝術界應該高度關注中國當代藝術存在的種種問題,比如,藝術市場化給中國當代藝術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zhì)基礎,但也使得少數(shù)藝術家為了迎合市場而喪失對崇高精神價值的追求;與時代和社會的需要相比,中國當代藝術還缺少有足夠分量的精品力作;與國際當代藝術的發(fā)展潮流相比,中國當代藝術不僅在新藝術媒體的運用上需要加強,而且對人類精神、世界文化關注的廣度和理解的深度仍有不足。
國家近現(xiàn)代美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認為,當代藝術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現(xiàn)實,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研究對象,如何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從更多的角度來闡釋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對藝術界和學術界都是不小的考驗。他舉例說,近期有大量的中國藝術家將參加香港當代藝術博覽會和威尼斯雙年展及各種平行展,這些都說明今天中國當代藝術的活躍及復雜程度。范迪安提出,基于當代藝術的復雜性特征,我們對當代藝術的關注和理解要有“大當代觀”,首先要把當代藝術放在整個當代社會的發(fā)展中,包括經(jīng)濟建設、國際地緣政治等視野中來觀察,同時對當代藝術本體豐富的結構也要有比較大的關注視野。只有在歷史與當下、本土與國際等各種關系中才能更準確地把握當代藝術的發(fā)展方向。
應理清“當代藝術”的概念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認為,探討當代藝術及其時代使命,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厘清一些學術用語的基本概念,對于當代藝術的討論不能停留在即興的評論層面。他認為,人們今天所說的“當代藝術”有兩個所指,一個是指國際主流、世界主流對當代藝術這個詞的理解。比較感性的代表就是798、宋莊以及國際上的很多雙年展所展現(xiàn)的當代藝術的概念。另一個則是中國立場的闡釋,中國當下正在蓬勃發(fā)展的多種藝術形式都屬于當代藝術的范疇。我們提出這樣一種中國立場的解釋和意義范疇就需要作出我們自己的論證,要有真正的學術厘清。潘公凱認為,和“當代藝術”概念一樣,“多元并存”也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是西方中心主導下的多元并存,一個是站在中國立場上、去西方中心的或者稱為以主旋律為中心的“多元并存”,而這樣的一些概念不能闡釋清楚,就無法達成真正的共識。
美術理論家水天中也認為,當代藝術有從西方藝術史演變過來的概念,也有一個按照中國歷史不同階段所界定的概念。當前的當代藝術研究應該從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著眼,以改革開放以來的藝術為研究對象,把由西方藝術史演變過來的“當代藝術”概念作為一種參照或者一個方面,而不是研究的主體,這樣比較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是對國際當代藝術的補充。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顧丞峰則提出要警惕一種“泛當代藝術的傾向”,不能認為當下的藝術全部是當代藝術,當代藝術必須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作才能改變眾說紛紜、歧義迭出的現(xiàn)狀。
中國當代藝術何為
美術批評家賈方舟以寫實繪畫是否屬于當代藝術這一具體問題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認為,那些可以稱之為“當代藝術”的藝術至少應有一些共通的品質(zhì),它必須能夠反映一個當代人對他所處的時代和生存現(xiàn)實的思考,對當代人的精神困惑和文化困境有所回應,藝術家或者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一種精神探索的批判立場,或者在作品中體現(xiàn)一種對不同媒介、不同材質(zhì)、不同形式的實驗精神,彰顯出作為一個當代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新的藝術維度。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王端廷認為,定義中國當代藝術更重要的是對中國當代藝術精神內(nèi)涵和表達方式的確認,人類藝術史最基本的問題始終是畫什么和怎樣畫的問題,“筆墨當隨時代”,而只有深刻認識中國當代社會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基本特征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從物質(zhì)世界、精神世界和社會關系的變化中透視當下中國人普遍的愿望和意志。
深圳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魯虹認為,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當代藝術家開始進行中國性的本土建構,并且努力地回到自身的語境中,這意味著中國當代藝術其實已經(jīng)開始了一個邁向“再中國化”的過程。魯虹指出,那些簡單挪用政治符號的創(chuàng)作不僅缺乏對中國歷史和當下現(xiàn)實的關注和批判,更沒有表達深刻的思想和意義,受市場邏輯和西方人獵奇心理的支配,嚴重地褻瀆了中國精神,“中國元素”僅僅是一種噱頭,與真正地回歸本土精神截然不同,而這樣的現(xiàn)象仍然值得警惕。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劉大為提出,理解當代藝術應該看它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原因,對于西方的當代藝術,中國藝術家應該有研究、吸收和融會貫通的意識。劉大為認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還離不開中國社會的背景,“藝術為人民”不是一個簡單的政治口號,藝術的受眾是社會各階層的人民,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需要考慮中國文化的背景、傳承關系、觀眾的生活和欣賞習慣等,只有如此,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才會更全面,更有實踐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