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駕鶴西去,王世襄留下了太多的美名。
著名文物專家、學(xué)者、文物鑒賞家、收藏家,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研究員,甚至有人稱他為奇人、北京最后的貴族、情趣大師、中國第一玩家……
無論是今天在京舉行的追思會上的與會者,還是近日接受本報專訪的名人王剛與馬未都,無不認為王世襄是文物“大家”。
追思會8日上午舉行
馬未都與王世襄先生是忘年交,合影攝于12年前
王剛欣賞著昔日王老的藏品,追思著王老
王剛追思為其正名:收藏、國學(xué)、文學(xué)大家
“有些對王世襄先生的報道過于淺薄、輕佻。如稱呼其為玩家、大玩家、老玩家等有點失之于表面?!薄短煜率詹亍分鞒秩送鮿?2月3日接受專訪時說,那樣容易讓人誤以為是過去的紈绔子弟的那種玩,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得知王老去世的消息,王剛用三個詞形容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悲痛、惋惜、贊嘆。在他看來,任何單獨的稱謂都難以全面地概括王老的一生。
“說王老是收藏、國學(xué)、文學(xué)大家都可以,叫情趣大師似乎也可以,但還是顯得輕了一點,他承載得太多太多。但從表面上看他,又是非常地有情趣,那般地輕松快樂,活到95歲?!毖哉Z之間,王剛抑制不住地表達著對王老的敬仰之情,正應(yīng)了他的那句“雖從未與大師謀面,但與之神交已久”。
一本書改變世界對中國古典家具的認識
王剛家中珍藏著王世襄三本書:《明式家具珍賞》、《自珍集》、《錦灰堆》。這三本書正是王剛眼中大家的見證。
圖文并茂的《明式家具珍賞》被王剛重點提到,他認為這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這本書對中國的收藏意義之大,在于它改變了全世界對中國古典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的認識。
國內(nèi)古舊家具收藏發(fā)端于20世紀80時代,王老此書一出版,讓80年代后明式黃花梨家具的價格開始飆升。港臺收藏家開始涌入內(nèi)地,深入到江浙晉冀陜等省的城鄉(xiāng)乃至京津滬,低價搬走了大量黃花梨、紫檀、烏木、雞翅木、紅木等明清家具。
王剛回憶,當(dāng)時結(jié)婚流行的都是買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的組合家具,一套的價格大約八百到一千元。相比之下,當(dāng)時相當(dāng)好的明清家具能賣幾十元就不錯了。
“如果不是王老的《明式家具珍賞》這本書,不知道還有多少古代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又會被外國人低價買走?!蓖鮿傉f,凡是明清家具的收藏家,無不拿這本書提到的十六品和八病作為斷代、判斷真?zhèn)魏托蕾p明式家具的標準。
盡管明式黃花梨螭紋臺座市場價格已經(jīng)很高了,王老卻把其作為臃腫的例子,列八病之一。王世襄堅守自己的審美,不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王剛認為難能可貴。
馬未都追思:初見識大家 和藹可親的老頭不太像學(xué)者
1988年,捧著一本《明式家具珍賞》,馬未都興沖沖地找到了王世襄家。此前,二人既不認識也不是同行,那時的馬未都在一家出版社當(dāng)編輯。
“就感覺是個和藹可親的老頭,屋里也亂七八糟,不太像學(xué)者。”馬未都說,當(dāng)時去的是王老的老宅,約100多平方米。讓他意外的是,王先生家中擁擠不堪,名貴的黃花梨、紫檀家具到處都是,甚至有的上面掛著待洗的衣服,名貴家具基本全在日常使用狀態(tài)。
讓馬未都現(xiàn)在都不能忘記的是,當(dāng)時王老在書上題了“未都先生有道清鑒”。稱呼自己為先生,這在當(dāng)年33歲的馬未都看來實在受寵若驚。
“那個時候不可以亂叫的,很少有這種稱謂?!瘪R未都解釋,而“有道”的意思是道友,就是同一道的。
同行識大家 王老后廚尋“寶”給菜提味
陽光的心態(tài)在王世襄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馬未都說,20世紀80年代末,有次和王老去山西淘文物。
馬未都回憶,當(dāng)年在農(nóng)村吃飯總有趣事。因為那個年代小餐館很不講究,王老就親自到后廚尋“寶”。加些辣椒丁、添點醬油汁……家常菜經(jīng)過王老的加工,菜總能提味三分。除了給菜里加調(diào)料,王世襄也會給自己的生活加點料。
“老小孩兒的性格,耍寶?!瘪R未都說,王老拿東西給他們看,還會說出這東西的來歷。當(dāng)年王老特別喜歡一個明晚期的犀皮漆捧盒。
在2003年中德嘉秋季王世襄、袁荃猷專場拍賣會上,馬未都花幾萬元錢買回了犀皮漆捧盒,現(xiàn)在收藏于觀復(fù)博物館中。
用馬未都的話說,作為收藏大家,王老最終選擇了“散盡”,讓寶貝有了更多的新生,豁達從另一方面成就了大家。 (記者 李紅梅林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