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蒂姆·克羅利(Tim Crowley)與查理·鄧頓(Charlie Dutton)在作品前的合影
2019年3月3日下午,分裂的紳士——蒂姆·克羅利(Tim Crowley)與查理·鄧頓(Charlie Dutton)雙人展在北京草場地EGG畫廊開展。本次展覽將二位英國藝術家的抽象作品集中在一起展出,反映了兩位藝術家數年來在中國及中國之外的不同地方,探尋我們這個時代的抽象關聯性以及作品創(chuàng)作的過程性。
Tim的作品(右)
彩色的墻面和地面,搭配色彩繽紛的作品,展廳里幾乎每種顏色都明亮耀眼,飽和度高,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七彩國度。兩位藝術家并非想象中的那種冷酷的英國紳士,他們對所有來訪者都致以親切的微笑,并不厭其煩地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藝術經驗與見解。有意思的是,作品在陳列上完全打亂,二人的畫作互相穿插共生,并且沒有為作品擺放相應的名簽。因此,對于觀者來說,這似乎有點游戲的意味。
Charlie的作品
同齡、來自同一個的國家、同樣的背景、同樣對色彩著迷、都擁有自己的畫廊、都從事抽象畫創(chuàng)作…… Tim說Charlie和他就像是雙胞胎一樣,本次展覽的緣起就是因為這兩位好朋友的相似之處實在太多了,這樣的雙人展能讓他們取得1 +1 >2的效果。
Tim的作品
Tim1972年生于英國約維爾,現工作生活于北京,他曾先后在斯萊德藝術學院,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學院接受藝術教育。他的作品多由方塊和幾何形構成,看起來充滿了計劃和理性。在采訪中Tim談到,他的作品都是關于時間的,是對生命的記錄。
Tim的作品
那么他如何描繪時間?用什么樣的手法和方式來直觀地再現時間的概念和經驗?Tim用抽象畫與雕塑的形式賦予了時間多樣的裝束:扭曲的、延時的、真實的、主觀的抑或是凍結的??赡苓@一部分是在南非完成的,還有一部分是在意大利完成,而最后的一部分是在中國完成的。因此他的每幅畫的表層以及設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被多次重新繪制與設計,其中一些作品的繪制與重制甚至達到了15年之久,且常在世界各地進行著。
展廳現場
因此,Tim的每件作品都有其誕生地,他創(chuàng)作的整個過程通常從材料的采買開始,進而不斷地對畫面進行重新的拉伸,重新的尺寸大小制作,覆蓋性上色——丟棄與遺忘過后是重新的探索與塑造。此次展覽揭示了這些畫作所經歷的不穩(wěn)定的旅行,以及每幅作品成為今日的模樣所經歷的初期困境與問題。在創(chuàng)作的整個過程中,不同的設計與材料給畫作留下了傷痕,這種傷痕揭示了這些畫作的生命。因此,Tim的作品往往用GPS位置來源以及作品的制作時間來命名。
Tim的作品
至于色彩的選擇,Tim并沒有計劃或偏好,靈感出現的一瞬間,他便知道應該用哪種顏色。對他來說,色彩的游戲充滿了樂趣,即便是不斷地修改也是樂意之極。當他不知道應該選擇哪種色塊的時候,黃色和橙色就是他的救星,用他的話說,這兩種顏色放到哪里都不違和。
Charlie的作品
Charlie于1973年生于英國斯特拉福德(莎士比亞故鄉(xiāng)),現工作生活于北京。他曾先后在斯特勞德藝術學院,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就讀。因為曾經對攝影有過學習和研究,Charlie便將獨特的攝影技巧與繪畫創(chuàng)作相結合。在中國的經歷為查理提供了近期藝術實踐的靈感和關注點,他的基本思想來自于“非視覺定向”,感知和觸碰,以及與現象學相關的概念,例如人類對于周遭環(huán)境的反應,以及他所描述的“中間感覺”。他時常用鏡頭記錄生活,并通過各種手段將其運用到創(chuàng)作中。看似隨意的涂抹,理性的色彩分割,任由顏料的流淌……Charlie在行動中記錄著當時的心緒。遮擋,覆蓋,二維碼、馬賽克似的虛化……他將具象的圖像打破重組,充分為觀者展現他創(chuàng)作的過程性。
Charlie的作品
對Charlie來說,材料與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對藝術創(chuàng)作目標至關重要。在北京,Charlie一直在研發(fā)有關于光敏感材料的新思路,例如藍曬法,化學性照片以及黑影照片?!拔腋信d趣于藝術是如何成為現實并且能夠詩意地記錄周圍環(huán)境。藍曬法通過使用對紫外線敏感的氰基型涂料,將其暴露在陽光下,作品就能夠自然而然地反映周遭環(huán)境的多樣化,就如同色彩與光合作用,或是時間與侵蝕作用于我們的景觀?!?br/>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4月23日。
展廳現場
觀眾觀看作品
展廳現場
Charlie的作品
Tim的作品
Charlie的作品
Tim與朋友合影
展廳現場
觀眾觀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