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2011年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獲獎名單在美國洛杉磯揭曉,來自人大附中的高三學生施軼萌獲得一等獎,打破了北京選手參加英特爾大獎賽12年來從未獲得過一等獎的紀錄。除獲得3000美元獎金外,施軼萌還獲得一顆小行星的命名權(quán)。
昨天上午,記者在人大附中見到了剛剛從美國回京的施軼萌。穿著校服的她長發(fā)垂肩,說起話來聲音清脆,是個文靜的女孩。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被譽為青少年界的“小諾貝爾獎”,參賽項目涉及動物學、地球?qū)W科、微生物等17個類別。今年的比賽,吸引了來自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00余名青年少參與。
施軼萌獲得的是物理與天文學類的一等獎,她獲獎的項目是:基于風洞實驗的昆蟲及仿生翼流場特性研究。除了學科類大獎,該項目還獲得了美國物理學會、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等3個機構(gòu)頒發(fā)的3個專項獎。她的這一成績創(chuàng)下北京學生迄今參加該項比賽的最佳成績。
施軼萌研究的項目與昆蟲有關(guān),這也源于她從小的愛好。“我小時候很喜歡觀察昆蟲,老琢磨蜜蜂為什么會飛。”
輔導老師范克科說,進入高中后,一邊是繁忙的學習,一邊還要騰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科學研究,如果不是對科學特別癡迷,很難堅持下來,但施軼萌做到了。對科學研究情有獨鐘的施軼萌還是一個小才女。她從小就學習聲樂、繪畫、電子琴、舞蹈,聲樂達到九級水平。
目前,施軼萌已經(jīng)獲得北京大學保送資格,至于選擇哪個專業(yè),她還在猶豫中,“想選跟研究相關(guān)的專業(yè),如物理或者數(shù)學”。(記者張靈)
(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