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跟藝術教育是一回事嗎?或許在很多家長,尤其是亞洲國家的家長眼中,恐怕這就是一回事。中國的教育制度最近公布了一項關于藝術教育的考試制度,毋庸置疑會讓藝術教育持續(xù)升溫。但是藝術教育真的能讓孩子提升藝術氣質嗎?西方的藝術教育制度又是怎樣的?
有這樣一種說法,美育的發(fā)展成熟將歷經三個階段:藝術技術教育——藝術素質教育——審美情感教育。
中國的藝術教育困難重重
無疑,我們的藝術教育目前僅僅處在第一階段,藝術技術教育。雖然在這一階段,中國學生獲得了無數(shù)的榮譽。但是,卻使得我們的藝術教育沒能真正領略到藝術的內涵。這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藝術教育“被功利”了:高中以前的藝術教育就是為了高考加分的;大學的藝術教育是為了獲獎的。
不僅如此,我國的藝術教育還面臨著兩個極端:一是農村孩子們還在苦于沒有美術教材、音樂教具、藝術課的教師;二是一些原本對藝術很感興趣、很有天分的城市孩子,因為被家長過度強調“考級”、“證書”等“藝術成績”而最終喪失了對藝術的興趣。
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藝術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學校藝術教育被邊緣化,形式單調,內容缺失,師資匱乏,有些地方的學校甚至連音樂、美術課都開不齊,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北京大學的一位教授在偏遠農村學校調查時發(fā)現(xiàn),有的小學生連國歌都不會唱,音樂課幾乎是名存實亡。為此,教育界人士呼吁:不要讓藝術教育成為城市孩子的專利。
然而在城市里,藝術教育就令人樂觀嗎?被扭曲、功利化、成為升學“敲門磚”的藝術教育,同樣令人深感憂慮。
藝術教育的功利性令人擔憂
美國也曾有過這樣一段時期。自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美國的藝術教育出現(xiàn)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經費緊張、政府規(guī)定的強制性課程過多,以及公眾的認識不到位等。其后果是現(xiàn)在做教師和家長的一代美國人自身沒有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看不到藝術教育的價值。
現(xiàn)在,美國教育界已經深刻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茖W家也為振興藝術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斷言:“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睂⑺囆g教育置于極其重要的地位。
“如果擔心學生的考試成績,要想辦法讓他們考高分,那么給孩子的藝術教育應該更多,而不是更少?!眮喞D侵莨步逃值亩綄W湯姆?霍恩說:“很多研究表明,沉浸在藝術之中的孩子考試成績更好?!?/p>
這樣的想法顯然跟中國的想法背道而馳。反觀我國,藝術教育的普及率一般,但學生藝術團體卻在國際屢屢獲獎,演出水平相當高,這是因為團體內相當一大部分是藝術特長生,他們不但有固定的排練時間,還經常聘請知名的藝術家指導排練。而這些社團的獲獎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所在學校的名氣,從而吸引更多的生源。就這樣,藝術教育漸漸披上了功利的外衣,藝術也成為陽春白雪,讓普通的孩子可望卻不可即。
如果社會上整體都缺乏對藝術教育的基本理解和正確認識,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藝術教育邊緣化和功利化的癥結,我們的藝術教育將永遠停留在藝術技術教育階段。
西方如何進行藝術教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其他西方國家的藝術教育現(xiàn)狀我們可以反思、借鑒。
法國:藝術教育注重感悟
與國內推崇數(shù)學、語文等學科不同,法國的幼兒教育更偏重音樂和美術。法國所有的幼兒園都把美術教育看成教育的根本,80%以上的幼兒課程都和美術有關。為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他們很重視參觀和旅行之類的活動,讓孩子們用畫筆或語言描述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而在地理、音樂等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也積極鼓勵孩子們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具有獨特個性的作品,以此培養(yǎng)孩子對藝術的熱愛。
俄羅斯:從小培養(yǎng)藝術鑒賞力
在俄羅斯,家長普遍重視對兒童藝術興趣的培養(yǎng),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他們的藝術感受力和鑒賞力,讓兒童從小就接受藝術的熏陶。
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俄羅斯人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劇院。在那里,經常能看到年輕的父母拖兒帶女,興致勃勃地前來觀賞,而且每個人都打扮得漂亮整潔。有的孩子還手捧一束鮮花,那是家長準備讓孩子在演出結束之后送給自己喜歡的演員的。所以,一般在演出結束后,觀眾并不是匆匆離去,他們仿佛還陶醉在優(yōu)美的藝術境界中。而演員謝幕、小觀眾獻花有時要持續(xù)半個小時。孩子在大庭廣眾下,手捧鮮花走上舞臺,絲毫不羞怯。
音樂廳同樣是俄羅斯人帶孩子經常光顧的地方。那里經常演奏俄羅斯及世界各國的著名交響樂曲。孩子們聽音樂時聚精會神,肅靜莊嚴,儼然一個成年聽眾。逛藝術博物館也是俄羅斯人的嗜好。在博物館的藝術品前,你經常會看到年輕父母俯身對孩子指點,講解,而各個博物館對小觀眾都是免費開放的。
波蘭:“歌劇教育”培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
在波蘭的“歌劇教育”十分出名。華沙大劇院有歌劇、芭蕾舞劇、話劇和音樂劇四個劇團,每年大約要演出200多場,98%的劇目是波蘭作者根據(jù)波蘭民族音樂、歌舞和劇本創(chuàng)作的。主要觀眾除了國外的旅游者外,便是波蘭的年輕人,大中學生占到了觀眾總數(shù)的25%。劇院的經理說:“每年的演出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一部分歌劇迷、芭蕾迷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為了培養(yǎng)青年一代的藝術素養(yǎng)?!?/p>
大劇院還經常為中小學生編排一些小型音樂舞蹈節(jié)目,專場演出。用經理的話來說,這是“要為大劇院的未來培養(yǎng)觀眾”,“我們希望所有的波蘭年輕人都有機會到這里看演出,來接受波蘭文化的熏陶”。
為了使青少年有更多機會觀看演出,波蘭文化部對歌劇、芭蕾舞劇等藝術演出的學生票進行限價。上世紀90年代,波蘭正值經濟非常艱難的轉型期,但國家財政每年照常撥出相當一筆經費來支持歌劇院實現(xiàn)“歌劇教育”的計劃。
波蘭科學院政治研究所的一位學者表示,波蘭社會之所以能夠承受住經濟轉型帶來的巨大沖擊,沒有出現(xiàn)大的動亂與分裂,與國民的精神素養(yǎng)有很大關系。其中既有宗教的,也有文化的、道德的因素。可以說,先前波蘭政府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在社會動蕩期顯示出了積極的穩(wěn)定作用。
日本:家庭藝術氛圍濃厚
日本提倡個性化教育,教師注重因材施教。同時,日本的中小學教育,又非常注重實踐,強調學生動手能力、活動能力的培養(yǎng)。中小學學生的實踐活動項目非常豐富,有合唱、器樂合奏、體操、工藝、話劇、舞蹈、剪紙、書法、繪畫、插花等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各種實踐活動。
日本家庭這種高尚的藝術情趣,是與日本學校的藝術教育分不開的。藝術教育的目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從“純粹藝術”教育中解脫出來,使學生在創(chuàng)造藝術形式和美的感受中獲得美感體驗,并喚起他們的創(chuàng)造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