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鄺陽升 攝
傅申
1936年出生,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畢業(yè)于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1968年到美國,入普林斯頓學大藝術考古研究所,攻讀中國藝術史專業(yè),獲碩士及博士學位。1975任教于耶魯大學,1979年出任美國國立佛利爾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后任臺灣大學藝研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古代美術史,在中國書法、繪畫史以及書畫鑒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著有《Studies in Connoisseurship》、《海外書跡研究》、《張大千的世界》、《書法鑒定﹒兼懷素自序帖臨床研究》等。
本報記者 李懷宇
2012年3月,香港中文大學第二十五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的講者是傅申教授,講題分別是:書畫船—流動的畫室、乾隆丙寅—乾隆鑒藏書畫的豐收年、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火前本全貌、臺北故宮唯一黃公望立軸真跡《九珠峰翠》的鑒定。
傅申1936年生于上海。出生兩個禮拜后,父母將傅申放在浦東鄉(xiāng)下祖父母家里撫養(yǎng)。臺灣光復后需要教員。傅申的父親應聘到南部屏東師范教地理和國文,也做教務主任。1948年,母親回上海把傅申接到臺灣。1955年,傅申從屏東考入臺北師范大學美術系,學習書法、水墨畫、素描、油畫、水彩。四年級時,得到全系的書法、繪畫、篆刻第一名,被譽為“三冠王”。
畢業(yè)后,傅申想當書畫家。葉公超很賞識傅申,當新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初步建成時,葉公超推薦傅申和江兆申去工作。從1965年到1968年,傅申和江兆申“二申”在臺北故宮面對面做了同事。當時臺北故宮書畫處處長那志良把鑒定工作交給“二申”,每天上午,傅申和江兆申就從庫房里推出一車子書畫,仔細研究,看了三年,還沒看完。傅申自認那是一生中最豐收、最愉快的日子。
有一次,普林斯頓大學東方藝術史教授方聞到臺北故宮訪問,傅申陪方聞在庫房里看書畫,時常討論。有一天方聞說:“你到美國來跟我念書好不好?”傅申身在故宮,如魚得水,完全沒有留學的心理準備。方聞回到普林斯頓大學后,他的一個女學生來到臺北,是夏威夷第四代華僑,不大會講中文。她到臺北故宮見習,與傅申坐在同一個辦公室。一年多以后,傅申和那個女孩結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