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投資工具的藝術品
徐悲鴻畫作62年價增100多萬倍
除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天價外,幾乎所有測量市場的指標,如成交量、成交率、專場數(shù)、拍品數(shù)、各門類最高價等都爭相創(chuàng)造新的紀錄,呈現(xiàn)出20年來從未有過的繁榮景象。在專業(yè)分析家的眼中,2010年的藝術市場并非只有天價,而是真正的全面繁榮。
貼上了億元標簽的藝術大師除了徐悲鴻(《巴人汲水圖》2010北京瀚海秋拍1.71億元成交)之外、還有李可染(《長征》2010嘉德秋拍1.075億元成交)、張大千(《愛痕湖》2010嘉德春拍以1.008億元成交)、八大山人(《竹石鴛鴦》2010西泠印社秋拍1.187億元成交)、黃庭堅(《砥柱銘》2010保利春拍4.3億元成交)、王羲之(《平安帖》2010嘉德秋拍3.08億元成交)、清代錢惟城(《雁蕩圖》2010西泠印社秋拍1.299億元成交)、明代陳栝(《情韻墨花》2010嘉德秋拍1.137億元成交)等。下一個是齊白石,還是傅抱石?在專業(yè)分析師看來,“其實都只是時間問題!”
“30年前,齊白石的畫在榮寶齋就是幾百塊錢一張,省一省的話一年的工資也能買一張,現(xiàn)在我看100年的工資也買不到一張了?!睆埦┦潜本┤?,“自小喜歡這一行”的他目睹了這些年中國藝術品價格的瘋漲。
以徐悲鴻拍出1.71億元的《巴人汲水圖》為例,1949年一個叫朱良的南下干部從舊貨市場買下它時,花了160元,1999年它第一次出現(xiàn)在拍賣場時成交的價格是132萬元,2004年第二次拍賣時成交的則是1650萬元,再過6年時它的價格已經(jīng)是1.71億元了,基本上每5年可以加個“0”,它在62年的時間里價格增長了100多萬倍。
長江商學院教授梅建平參與創(chuàng)建的梅摩藝術品指數(shù)被摩根士丹利定為世界十大生產(chǎn)指數(shù)之一。根據(jù)梅摩指數(shù)研究報告顯示,藝術品投資的短期波動性比股市、樓市小得多。梅建平曾舉過一個例子,如果在1955年投資藝術品1元,到2006年,投資印象派作品將升值為60元,選擇古典大師作品升值為122元,而選擇美國作品則可以獲得回報140元。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曾經(jīng)講過一個他遇到的故事,有人跟他說花大價錢買回一幅誰誰誰的畫讓他看,馬未都心想這么貴的東西聽都沒聽說過啊,拿過來一看畫家署名三字認錯兩字,就這樣也被買回來了,就這樣還賺了錢。張京的榮峰公司在2009年初曾經(jīng)拍出過一幅方人定的《得利圖》,“當時是24萬成交的,僅僅兩個月后,在另外一個拍場就拍出了96萬?!边@就像當年股市大牛時的“飛鏢行情”,只要買了,不管是啥都肯定賺錢。
在拍賣行老板張京看來,火熱的行情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他也承認,目前市場上投資的成分比以前要更大一些?!跋啾绕鸸善薄⒒?、債券,藝術品的回報率要好一些;而相比地產(chǎn)、實業(yè),藝術品的買賣更簡單,也不會有什么附加的投入?!?/p>
在收藏家馬未都看來,藝術品價格的瘋長是因為收藏變成了投資,雅好變成了逐利。他認為財富的增長與藝術鑒賞力的低下使收藏變得簡單。他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說:“(買藝術品和煤老板買樓)沒有區(qū)別。買樓賺得更多的話他一定買樓,他不會買這個。他們挑的是投資物,他沒有情感,哪個賺錢挑哪個?!?/p>
藝術品的工具化或者說金融化的程度還遠不止馬未都所描述。2011年春節(jié)前,已故天津畫家白庚延的一幅名為《黃河咆嘯》的畫作震驚了國內(nèi)藝術品收藏界。作為“天津市金融創(chuàng)新的一次努力”,1月26日,這幅國畫被分拆為500萬份單個的交易單位,在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到3月16日,短短的50天時間里,發(fā)行價為人民幣1元的每交易單位,在投資者的追捧下上沖到17.16元,漲幅超過1700%。
在這個名為“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的地方,各路資金瘋狂地買進賣出這種代碼為20001或者20002的東西。白庚延、黃河咆嘯,誰知道呢?但1萬元實實在在變成了17萬,這就夠了!對于如此一種現(xiàn)象,更早于天津成立的深圳文化產(chǎn)權交易所總經(jīng)理建東有些沮喪,在天津被停牌后,他們也被殃及。盡管金融創(chuàng)新的成分更多,建東還是相信這種“藝術品股票”能夠對藝術領域有所幫助,他說:“它對于創(chuàng)作者是一種激勵,同時它作為一個投資品種,還能讓小眾的藝術傳播到更寬泛的人群中。在制度創(chuàng)新的平臺上,未來能沉淀很多資金,這些資金能為文化企業(yè)提供資本支持?!?/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