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的形制
唐卡的形制是唐卡特色風格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識別唐卡的標識之一。其構成形式與漢地旗幡畫、卷軸畫極為接近,后來隨著唐卡藝術的發(fā)展而形成鮮明的個性特征。現就具體構成內容做一簡介,并與漢地卷軸畫進行分析比較。
一、形制的構成特征
常見的唐卡是由畫心、邊飾、蓋幔、絲帶及天地桿、軸頭六部分構成。
畫心是唐卡最核心的部分,藏語稱之為“麥龍”,意為“鏡”,是唐卡的靈魂和主體。圍繞畫心四周是用紅、黃、藍三色圖紋錦緞組成的邊飾。通常情況下紅黃邊在內,寬度一致;藍邊在外,寬度增加一倍;上幅長度為唐卡總長度的四分之一,下幅長度為總長的二分之一,藏語稱之為“甲周”,象征彩虹,也代表世界形成的天、地、火三元素。在下幅的中心部分另縫制一塊方形的名貴的圖紋錦緞而稱之為“唐門”或“佛田”,這是連接人和神、通向佛國的“殊地”。邊飾的規(guī)格和材質按不同地域的傳統(tǒng)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民間唐卡甚至用云紋彩繪代之。畫面上蓋有絲幔,藏語為“夏克”,絲幔有外顯式和內隱式兩個品種。外顯式是在黃色絲綢上用藏紅花汁來點染花卉圖紋,內隱式是在素色絲絹上隱制各類圖紋及咒語,最名貴的是隱制有佛、菩薩圖像,只有在一定的光線角度下才能看見。供養(yǎng)時將絲幔向上有序地疊成團花,固定于上端的絲線,象征佛的華蓋。放下時便成為保護畫像的蓋幔。絲幔上有兩條紅色的絲線,絲帶的末端為喙形,被稱為“鳥嘴”。絲帶的作用一是壓住唐卡的內氣,二是增加唐卡的神圣與莊重。
清代彌勒唐卡
為了懸掛,唐卡需在上沿內裝細木條,稱為“貢薪”,下端內裝圓木棍,稱為“貢向”。木棍兩端套軸頭,稱為“唐尕”。最好的唐尕為純銀、鎏金、象牙、珊瑚等珍貴材質透雕成型,成為名貴唐卡的象征。
另外還必須用白線對畫面鎖邊,稱為“貴達嘎波”,象征白菩提心;用紅線對四周錦緞鎖邊,稱為“貴達瑪波”,象征紅菩提心;還有上方懸掛唐卡的掛線,稱為“昆它”;唐卡絲幔上的一根絲帶,稱為“夏克昆它”,用于系住絲幔向上卷起的團花。
早期唐卡的形制較為簡單,多以紅色畫邊或土布染色鑲上下邊,左右無邊,天地桿常以細竹或藤條制作,沒有軸頭。明代以后,形制越來越復雜,并賦予了更多的象征意義,可視為用錦緞制作的“軟佛龕”,而畫心“麥龍”鑲嵌于龕內,這種裝裱形制不但具有裝飾、保護功能,而且與西藏傳統(tǒng)的游牧生活方式相適應,便于卷起來四處游走,也便于隨時展開懸掛供養(yǎng)。
二、與漢地卷軸畫的區(qū)別
西藏宗教唐卡畫與漢地文人卷軸畫在形式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從材質、工藝、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而形成迥然不同的特色風格。
一是在材質上漢地的卷軸畫心是以紙本為主,而唐卡是以布料為主;二是漢地的四周裝飾是以綾絹用糨糊裝裱,而唐卡是以布、毛料或錦緞以針線縫制,并在下面鑲有方形“唐門”;三是漢式卷軸畫面上無覆蓋物,而唐卡畫面上有絲質蓋幔;四是在懸掛方式上,漢式的橫幅畫是左右加桿,而唐卡仍舊上面加桿、下面加軸,垂直懸掛;五是在文字題跋上,漢式的文人畫是將文字、印章、繪畫融為一體,并標明作者和年代,表現于畫面或綾邊之上,而唐卡的文字除傳記故事類唐卡和喇嘛瑪尼說唱唐卡在正面有圖釋藏文外,一切密咒、頌詞等均寫在畫的背面,并且不署名、不標年、不蓋章,不過也偶爾有在背面寫有梵文、畫佛塔和壓蓋高僧手印的習俗。
清代金剛薩埵唐卡
這兩種藝術形式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特色風格:漢式卷軸畫(包括工筆重彩畫)的文化體現主要在于畫面本身,更多的是追求一種空疏、典雅、和諧、內斂的文人氣質,而唐卡所主張的則是飽滿、強烈、瑰麗、神圣的宗教熱情。而且唐卡對背面進行開光加持,并以文字賦予了神圣的意義,同時寄托了唐卡畫師和施主的心愿。如本人所收藏的一軸清代《無量光佛》彩繪唐卡,除了在背面手寫“嗡、啊、吽”密咒外還寫有祈禱詩,譯文如下:“……奇妙的百種幻顯,懷著虔誠之心,精心繪制智慧之神,虔誠祈禱贊頌,消除業(yè)障,增長善業(yè),祈愿弘法長久獲得善業(yè)菩提心,起源福得資量之力,獲得長壽之身,增長財富,政教之力,迅速獲得無上菩提之正果,成為眾生解脫之導師”。這充分表現了一位虔誠的唐卡畫師繪制唐卡的目的和意義。
※ 本文根據北京葉星生《唐卡的起源和形制》一文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