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根海姆獎學金開始的旅程
1930年至1931年,野口勇在中國北京逗留了6個月。筆者從紐約圖書館借到的兩本野口勇傳記《The Life of Isamu Noguchi:Journey without border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以及《Noguchi, East and Wes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對此均有不少記述。
野口勇原本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醫(yī)學,同時到曼哈頓下東區(qū)跟從藝術(shù)家學習雕塑,不久之后,他決定放棄學醫(yī),專門學習雕塑。由于他在頭像雕塑方面的成績,1927年獲得古根海姆獎學金,因此,有了機會前往法國巴黎,進入著名雕塑家布朗庫西工作室學習兩年,之后回到紐約,在曼哈頓下城從事雕塑、園林設(shè)計等方面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
野口勇《摔跤手》 1931年作 野口勇博物館藏
野口勇《母與子》 1930年作 Alexandra and Samuel May收藏
1930年,已經(jīng)游歷過歐洲的野口勇為了尋找遠在日本的父親前往亞洲,遺憾的是遭到父親拒絕,繼轉(zhuǎn)道中國,因而發(fā)生了在北京與齊白石相遇的故事。
野口勇后來在雕塑和園林設(shè)計等方面成為世人稱道的藝術(shù)家,其作品融匯東西方的簡練和詩意,不但在美國,而且在日本等地廣受歡迎。位于紐約皇后區(qū)的野口勇博物館,展示了野口勇的許多雕塑作品,博物館的園林,也是他融匯東西方藝術(shù)精神親自創(chuàng)作的作品。
▌野口勇的中國情結(jié)
野口勇《母與子》 1930年作 藍南基金會藏
1938年,在野口勇離開中國8年之后,日本軍隊正在瘋狂侵略中國,野口勇用中文在一幅抱嬰母親的作品上寫下題識:“我從偉大的中華民國,學習生命的藝術(shù)。今天侵略者蹂躪這亞洲大陸,忘記日本文化的根源,我不愿意忘記我藝術(shù)的宗師。大中華的子孫呀,你們生在多難的環(huán)境中,更能養(yǎng)成愛好和平反抗殘暴的性情。你們是將來的創(chuàng)造者,為中華建立新的運命。野口勇識。一九三八年三月九日。”在他落款名字下面,鈐齊白石所刻“野口勇印”。
齊白石刻朱文“野口勇印” 壽山石質(zhì)
這段話體現(xiàn)了他的反戰(zhàn)立場, 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此段題跋用毛筆以中文書法寫出,不少朋友都懷疑,一個僅僅在中國逗留過半年的外國人,是否能夠?qū)懗鲞@么漂亮的中國書法?不過野口勇雖然生在美國,其實在日本長大,用毛筆寫中文書法對于日本人來說并不困難。
※ 本文根據(jù)美國紐約/陳儒斌《當野口勇遇見齊白石》一文編輯整理,原文刊載于《收藏》2014年0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