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538,a无码免费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狠狠躁天天躁无码字幕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從“新英文書法”看書法的海外傳播境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25 12:45:45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生活中可以逃避,但在藝術中是不可能的(In life you can hide, but inart it’s impossible.新英文書法作品)


2013年6月下旬,我來到“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舉辦地成都非遺公園。參觀了各國的非遺項目之后,重點看了公園內新落成的“中國書法館”舉辦的“筆墨東方·中國書法藝術國際大展”,該展覽匯聚了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瑞典、俄羅斯、日本、韓國、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的書法作品,其中不乏沈鵬、歐陽中石、張海等著名書法家和一大批頗具知名度的當代書法家的作品。同時,“中國書法藝術國際大展·國際論壇”在成都舉辦,邀請了海內外一百余名書法家和理論工作者與會。我并未參加該研討會,但在書法館門口看到大開本豪華精裝的《中國書法藝術國際論壇研究文集》,內有香港的饒宗頤等前輩及其他中青年學者100余人的論文。我當時的感覺是:書法,真的開始國際化了?一個民族的藝術形式,尤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書法,能否如國標舞、流行樂、電影大片那樣被國際廣泛認可?這是一個問題。這時我想到了一個人,這就是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當代藝術家徐冰,由他創(chuàng)制的“新英文書法”在海外曾經頗具影響。

“新英文書法”是將英文字母與中文筆畫相結合的一種全新方塊字體,該字體對應26個英文字母由26個基本部首組成。這種字體雖是拼音文字,但部首卻不能寫成平常所見的從左到右的線性結構,而是被安排在一個方陣中。當然,這必須得有一個閱讀順序,否則無法拼出字意來,其規(guī)律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外到里。書寫的時候不一定遵循該規(guī)律,如字體過于繁雜就會有所調整。這種新文字以英文字母作為筆畫排列為方塊字,可以是漢字的讀音和意思,也可以是英文的讀音和含義。徐冰以這種將英文和方塊字相結合的獨特創(chuàng)作方式,游走在中國漢字與英文字母之間,同時也游走在書法與當代藝術之間。

1990年徐冰去了美國,在新的文化環(huán)境中他基于對文字的持續(xù)興趣催生了這種帶有實驗性的文字創(chuàng)造。1994年,他開始“新英文書法”研究,不過這次不是重復此前不可辨識和閱讀的“天書”的臆造方式,而是可供閱讀的一種新的折中字體。這種亦莊亦諧的“新英文書法”,模糊了中西文字的界限,讓以中文或英文為母語的人都同樣感到驚異。在美國,很多餐館的招牌都用這種字體書寫,有人甚至說徐冰就是“紐約的啟功”,該字體還被日本錄入了字庫。徐冰不但有小件作品問世,也創(chuàng)作了如當今書展那樣常見的巨幅作品,如1998年所作的1942年5月毛**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竟然高4.5米、寬4米。1999年,徐冰獲得了在藝術界有諾貝爾獎之稱的美國“麥克·阿瑟獎”。有人特別是記者歡欣鼓舞地認為徐冰的“新英文書法”,是中國書法走向世界、擴大影響的一種良好開端,但筆者不這樣認為。其實,這種“新英文書法”隱藏著作者關于中西文化不可能深入交流的一種深層次的擔憂,而只能借助這種權宜之計的文字中介進行簡單識別,準確地將是中英文生硬嫁接。這可以從藝術家的《天書》《地書》《野生斑馬群》等裝置作品的創(chuàng)作邏輯中看出來。這不是一種書法上的現代拓展,而是一種新造文字。盡管,它有著與書法有關的毛筆、紙張、用筆以及類似方塊漢字的造型。更為重要的是,“新英文書法”雖然名曰“書法”,作品受到西方人士的歡迎,在拍賣場上也不斷創(chuàng)出高價,但這并不是國人語境中的書法,而僅僅是一種新文字而已。這種新文字能否發(fā)展成書法,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當年徐冰在中國美術館辦展時,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很多專業(yè)的文字工作者都聞聲而來,參觀那件由數千個文字組成但是看不懂的作品《析世鑒》。這些雕版印刷出的文字太像漢字了但就是無法識讀,因此又稱“天書”。文字作為人類文明的象征之物,但不少由可辨認的文字組成的著作或文章,卻不能被識讀甚至完全讀不懂,就不得不讓人反思文字本身的迷霧性,進而懷疑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了。在當時文化熱和“大靈魂”的時代思潮中,其實也有一種反智識的小思潮,作者試圖以一種下了功夫而且相當正式但就是無法辨識的臆造文字,來戲謔某些由文字構成的文明史的不可讀與無意義。

徐冰確實是一奇才,且不說他的超乎常理的思維和高超的手工制作技術,他的新文字所用紙張也是正宗的安徽涇縣小嶺出產的加厚毛邊紙,一些筆畫書寫頗具有傳統(tǒng)的顏體和簡書味道。如果在他傳統(tǒng)書法上發(fā)力,絕不會是一個碌碌無為的書法家?!短鞎分皇窍裎淖?,但全是不可辨識的“錯別字”,而新英文書法是可以辨識的文字。據此,他還在美國等地教一些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像國人臨帖那樣臨習其“新英文書法”字帖的部首和結構。

順著這個思路,美國人、俄羅斯人都可以搞“新漢字書法”,以其字母結構和識讀為母版,做一些結合中國漢字結構的新字體,就像當年北京奧運會標志上的“北京”的拼音字母書寫的漢簡味。顯然,也可以像當年的西夏文、日文的平假名與片假名那樣折中成為一種新文字。但是,在國際化的當下人為地增加這種新造文字,除了藝術上的意義還有其他意義嗎?

1   2   3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發(fā)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 <sup id="q8qqq"></sup>
    
    <cite id="q8qqq"><ul id="q8qqq"></ul></cite>
  • <noscript id="q8qqq"><optgroup id="q8qqq"></optgroup></noscript>
    <nav id="q8qqq"><code id="q8qqq"></code></nav>
  • <small id="q8qqq"></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