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萬新華(南京博物院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徐平羽(1909-1986),原名王為雄,號紅豆村人,江蘇高郵人。1928年,入上海大夏大學;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共青團上海滬西區(qū)委秘書。1932年,參加左聯(lián),與魯迅先生過從。1937年初,赴延安,在抗大學習,任區(qū)隊長和政治教員;1938年,任新四軍戰(zhàn)地服務團秘書長、副團長,后任山東野戰(zhàn)軍縱隊政治部副主任、蘇皖邊區(qū)政府交際處處長等;南京解放后,任南京軍管會文教委員會主任兼南京博物院院長;自1950年3月始,先后任華東軍政委員會高教處處長、華東文教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市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市人民委員會秘書長、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職。1960年,調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長,分管文物、藝術工作。他團結各方文教界人士,為我國文化藝術及文物事業(yè)竭盡努力,特別是領導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建設以及敦煌莫高窟的重大維修工程,及時搶救我國古代藝術寶貴遺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徐平羽擔任南京博物院院長期間,十分關心文物征集工作,往往利用地利、人和之便為南京博物院征集了若干書畫精品。譬如,劉海粟(1896-1994)所藏龔賢力作《岳陽樓圖》大幅,經(jīng)吳湖帆、張大千等過目推崇備至,經(jīng)鑒賞家徐森玉(1881-1971)斡旋、洽商,劉海粟將之捐贈南京博物院收藏。 20世紀20年代末,徐平羽在上海大夏大學讀書期間,結識了寓居上海的江蘇高郵人、著名書法鑒賞家、古錢收藏家宣哲(1866?—1942),開始與藝術品鑒藏結緣。據(jù)介紹,徐平羽正式用薪金購買書畫始自1946年,時任蘇皖邊區(qū)政府交際處處長。從那時起至1966年“文革”的二十年間,他征得夫人林琳的同意,以自己的全部收入投入書畫收藏,生活開支則全靠夫人的薪金,甚至將夫人過年為兒子做衣服的布票買布做了畫套,癡迷程度可見一斑。對他來說,書畫鑒藏是無比快樂的。所以,有人就感慨,徐平羽的一生,集革命、文藝、鑒藏于一體,富有傳奇色彩。 徐平羽的書齋名為“玉蓮齋”,又名“清箱書屋”,收藏了許多明清書畫精品,諸如吳門的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徐渭、董其昌、陳洪綬和清初四僧、王原祁等人力作。或許出于鄉(xiāng)情的觀念,徐平羽特別關注“揚州八怪”書畫鑒藏,舉凡金農、鄭燮、李鱓、李方膺、黃慎、汪士慎、高鳳翰、羅聘、華嵒、邊壽民等,他多有收藏,這或多或少標示著他的審美取向。2007年、2010年,北京榮寶藝術品拍賣公司先后推出兩期“玉蓮齋”藏畫專場,取得了不錯的佳績。 正因與書畫鑒藏的不解之緣,徐平羽長期身居文化界,與當代文化名流、書畫名家結下深厚友誼,如黃賓虹(1865-1955)、賀天健(1891-1977)、吳湖帆(1894—1968)、傅抱石(1904-1965)、吳作人(1908-1997)、謝稚柳(1910-1997)等人,并藏有大量的名家作品。大概由于他從事文化領域工作的關系,其很多藏品往往都題有他的上款。 徐平羽與傅抱石結識當在1950年春天。當時,他已調往上海,任職于華東軍政委員會,但他仍兼任南京博物院院長,并托付副院長曾昭燏(1909-1964)全權處理院內業(yè)務。在交往中,傅抱石揀選舊作《江干秋游圖》贈予徐平羽,題識:乙酉重慶所寫。平羽先生惠賞。即乞教正。庚寅暮春白下記,傅抱石;并小心翼翼地鈐印:白文方印“抱石私印”、朱文方印“蹤跡大化”。徐平羽得此饋贈,十分喜愛,題簽:傅抱石山水。一九五零年,時在南京。平羽識。 《江干秋游圖》為傅抱石1945年重慶時所作,前景由坡岸、樹木構成,右方樹木,葉已落盡,暗示秋末冬初的蕭瑟。中景水面寬闊,遠景山巒連綿。畫家以破筆散鋒,信馬由韁,毫無禁忌。構圖從大處著眼,畫法從小處著手,體現(xiàn)傅抱石創(chuàng)作的特質。傅抱石尤善墨法,注重渲染,干濕互用。樹下高士,形象奇古,以形求神,矜持恬靜,也暗合“游”的心態(tài)情境。 江干秋游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