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538,a无码免费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狠狠躁天天躁无码字幕

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綜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1-11 19:11:30 | 文章來源: 蒯連會的博客

摘 要:2010年9月,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在江蘇省美術館隆重舉行,此次論壇秉承第一屆的論壇宗旨,延續(xù)“北京宣言”與前四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精神,提出“美術館的亞洲模式與文化職責”的論壇主題,這一論壇主題共分三個議題進行討論,其分別為:亞洲美術館的當代功能與管理特征、美術館與現(xiàn)代城市的協(xié)調發(fā)展,以及亞洲美術館與西方美術館的交流、對話。各館館長的精彩發(fā)言不僅對亞洲美術館的未來發(fā)展提出了很多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方案,并在美術館的亞洲模式與文化職責這一主題的相關問題上達成共識??梢哉f,此次的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堪稱是“一次卓越的、無與倫比的亞洲美術館界的盛會”。

2010年9月26日至9月28日,在中國文化部、江蘇省政府的支持下,由江蘇省文化廳、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執(zhí)委會主辦,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承辦,全國美術館專業(yè)委員會協(xié)辦的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隆重舉行并圓滿結束。來自亞洲各國、中國各地包括臺灣、香港的美術館館長,以及作為觀察員國的美國、德國以及澳大利亞共計18個國家的80位美術館館長及相關專家出席。

一、論壇開幕

2006年,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以中日韓和東盟自由貿(mào)易組織為核心的亞洲十數(shù)個國家的美術館館長聚首中國北京,首次就當代亞洲美術館事業(yè)的現(xiàn)狀、發(fā)展與建設進行高層學術論壇,并簽署發(fā)布了“北京宣言”,開辟了亞洲美術館界合作的新紀元。在會議上簽署的《“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決議》,為論壇的主旨、方向和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全國美術館以團體成員的身份加入到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中,新成立的美術館專業(yè)委員會也為今后全國美術館評估機制的建立打好了基礎。此后的三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則相繼在新加坡、日本、韓國舉辦。

此次論壇作為“第二屆中國·江蘇國際文化藝術周”的重要活動,于9月26日晚在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了“第二屆中國·江蘇國際文化藝術周暨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開幕式,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省領導楊新力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代表主辦方致辭,巴基斯坦國家美術館館長Mussarrat Nahid Imam女士則代表與會的各國美術館館長致辭,并表示:本屆亞洲美術館長論壇將秉承前四屆論壇的精神,深入探討當代亞洲美術館事業(yè)的發(fā)展與建設狀況,以求達成共識,確立亞洲美術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進一步把亞洲美術館之間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論壇主題——美術館的亞洲模式與文化職責

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秉承第一屆的論壇宗旨,延續(xù)“北京宣言”與前四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精神,提出“美術館的亞洲模式與文化職責”的論壇主題。章劍華廳長提出:此次舉辦的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讓我們在全球化的文化條件下,思考如何依照本土的文化特征來推動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如何在保持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獨特性的同時,努力為促進亞洲及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共同繁榮做出貢獻。

對于本次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論壇主旨,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在9月27日上午的發(fā)言中強調,以“美術館的亞洲模式和文化職責”為主題,是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美術館作為當代藝術與社會公眾之間的橋梁,不可避免的要對活躍的、豐富的、紛繁的當代藝術進行選擇、展示、收藏和研究,因此如何通過美術館的綜合功能,使當代藝術的生態(tài)在美術館里再視覺化,又要形成社會的文化認同,這就需要思考我們亞洲美術館在今天文化生態(tài)面前的一種眼光,一種判斷,也就是一種文化職責。

其次,亞洲藝術在二十世紀曾經(jīng)普遍受到西方的影響,或者說我們很多國家的視覺藝術的發(fā)展過程,是遭遇西方影響和走出西方影響的過程。在二十一世紀全球社會發(fā)展,亞洲不斷崛起的這種新形勢下,我們如何能夠在藝術的當代性上,找到亞洲自己的特質,從而與西方的藝術體系形成廣泛的對話,發(fā)出亞洲藝術在文化對話上的聲音,在這方面美術館擔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三,今天的美術館在經(jīng)營方式上,已經(jīng)與經(jīng)濟、市場、科學技術等等形成的復雜的關系。亞洲國家的文化,一方面處在國際文化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中,另外一方面又不斷面臨著本土與全球的一種新的坐標關系,有沒有可能探尋美術館的亞洲模式便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這個課題不僅對亞洲是重要的,而且對包括歐美和其他地區(qū)的美術館的發(fā)展也是重要的。

可見,本次論壇的舉行,旨在使藝術通過美術館這個平臺,展現(xiàn)出一種整合性的力量,為藝術的發(fā)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而且,章劍華廳長在論壇致辭中也強調:如何最大化地發(fā)揮美術館的功能與作用,讓廣大民眾應有的文化權益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政府文化部門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因為,文化的繁榮發(fā)展需要在交流的態(tài)勢下來實現(xiàn),亞洲各國通過彼此交流和相互借鑒,共同構建了亞洲文化獨有的地域特色,從而為世界所矚目。

三、三個議題

作為論壇主旨,“美術館的亞洲模式與文化職責”共分三個議題進行探討。分別為:亞洲美術館的當代功能與管理特征,由江蘇省美術館館長高云、韓國國立現(xiàn)代美術館館長(Soon-hoon Bae)裴洵勛主持;美術館與現(xiàn)代城市的協(xié)調發(fā)展,由上海美術館執(zhí)行館長李磊和新加坡國立美術館館長(Kwok Kian Chow)郭建超主持;以及亞洲美術館與西方美術館的交流、對話,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Tang Hoi-chiu)主持。

1、亞洲美術館的當代功能與管理特征

二十一世紀被很多人認為是“美術館的時代”,同時也被認為是“亞洲的世紀”。作為國家文化形象的標志之一的美術館,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術館的當代功能與管理特征也就成了亞洲,乃至世界的各個美術館在探索自身發(fā)展模式時的重要議題。這一議題中,諸位美術館的館長或專家都提出了相關的理論成果或管理實踐的經(jīng)驗總結。

美術館的公益性與所肩負的公共教育的使命是所有館長的共識。而且,這個共識始終貫穿在所有議題之中。江蘇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云在發(fā)言中也都強調了美術館是公益性的文化事業(yè)機構,公益性是當代美術館的一個重要特征。這在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的皮埃爾.阿平先生、越南國家美術館策展人道明月女士、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等人的觀點中皆被明確提出。

更多觀點是關于美術館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的問題。這主要體現(xiàn)在研究、展覽這兩個方面。新加坡國立美術館館長郭建超認為促進藝術史學研究是美術館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因為東南亞地區(qū)缺乏藝術分析,尤其是亞洲內部的對比研究。而且他認為,這是我們美術館應有的一個功能。深圳美術館館長宋玉明在關于城市性格與美術的發(fā)言,以及中央美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在討論知識生產(chǎn)的問題時,都指出美術館在市場挑戰(zhàn)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策展的學術性問題,并且這是阻礙美術館事業(yè)發(fā)展的最不利因素。宋館長還指出,現(xiàn)在,在西方,策展人是一個在美術館、博物館里培養(yǎng)的專業(yè)性研究人員,一般都是研究學者,他們工作最突出的方面就是要研究美術史,提出展覽的計劃和方案。北京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在發(fā)言中也強調美術館面臨的此項問題,并指出學術性是今日美術館策展的宗旨。

對于美術館如何找尋并確立其發(fā)展的模式?江蘇省美術館館長高云認為,“定位與換位”的思考是首要問題。只有“定位”與“換位”的完美結合和良性互動,才是一種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好的發(fā)展模式。比如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首席代表Ms. Robin Groesbec羅賓.格羅斯貝克女士所舉的案例,她以其對大批博物館的參觀游客的調查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得出人們對古代藝術展的興趣遠遠大于現(xiàn)代藝術展的令人震驚的調查結果。從而,他們認識到,如何策劃真正意義上公眾所需要的展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站在公眾的立場做出思考非常重要。對此,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表示,模式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實踐問題,模式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地就形成答案,但是如果我們都有這種意識,模式就可能在我們彼此的交流中逐漸清晰起來。因此,這也正是此次論壇舉行的主旨之一。

2、美術館與現(xiàn)代城市的協(xié)調發(fā)展

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盛興,以及整個城市空間結構的改變,美術館的文化價值在一個城市建構中,越來越處于絕對重要的一個位置。美術館與城市的協(xié)調發(fā)展也已是整個社會文化生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各自城市的性格和文化特色,美術館須確立自己的學術定位,逐漸體現(xiàn)自身的特色和文化意義。在這個議題中,代表性觀點有如下幾個方面。

美術館對自身的學術定位是關于美術館與現(xiàn)代城市協(xié)調發(fā)展的議題中被諸位館長重點關注的一個方面。

臺灣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女士,率先提出了美術館作為城市形象,在地性,即在地的文脈,是美術館的底線的重要觀點。因為,任何一個美術館,都得明確自身特性,最終都需要形成自身的理念或主導思想,以學術的,文化的思想方式,去領導、發(fā)展美術館。而且,她還提出了美術館是服務業(yè)這一非常領先的理念。深圳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湖北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新加坡市立美術館,以及陜西省美術館等等也在發(fā)言中明確提出確立美術館的個性及辦館理念的重要觀點。另外,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專家黑田雷兒提出福岡亞洲美術館的“內部與外部”這樣一種類似的表達。這種“內部與外部”應該是可以理解為包括對美術館與在地的、國家的、甚至世界的人文的、物理的,時間、空間上的內外關系。四川美術館館長梁時民從對美術館觀眾群應有明確定位的角度,論述中國各地區(qū)的地域性與中國美術史之間的自主發(fā)展和相互影響的過程。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則通過各自美術館多年主辦的持續(xù)性展示等活動和案例,提出了保持與城市文化互動,并協(xié)調發(fā)展是美術館重要文化職責的觀點。

其次,是關于美術館與城市建設的觀點。湖北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冀少峰從文化策略的高度,論述了美術館在城市建設中是整個城市生態(tài)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的觀點。他以湖北美術館的建立體現(xiàn)湖北省的一種文化戰(zhàn)略為例,闡明美術館的建立對城市文化生態(tài)的極大影響。同時還明確提出,選擇一個有思想、有學術、懂政策、精通管理的館長關系著美術館工作成敗。同樣,韓國全羅北道立美術館館長李興宰,從博物館作為一種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的角度,認為文化和社會發(fā)展之間緊密關聯(lián)。藝術不僅是城市的一部分,藝術還可以是改變城市的能量,提出依靠博物館將文化和藝術整合并提供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的觀點。對于美術館本身的建設而言,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羅寧不僅提出前瞻性是美術館建設的要害,是美術館與現(xiàn)代化城市協(xié)調發(fā)展的關鍵的觀點,還發(fā)出,美術館本身就是一件文物,它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對美術博物館的發(fā)展無路,搬新棄舊,是對美術博物館性質的顛覆的呼聲。

第三種代表性的觀點是關于對美術館與現(xiàn)代城市之間的協(xié)調發(fā)展,或者說是關于一種互動關系的論述。那么,對美術館而言,這種協(xié)調與互動最重要的呈現(xiàn)方式或跟公眾交流的方式之一,即是展覽問題。對此,深圳美術館的宋館長認為,未來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是如何建立一種良性的藝術機制,尤其是策展機制的問題。王璜生館長的觀點是,在展覽問題中,這種互動、交流的關系,即是拿出什么樣的展覽去跟公眾、社會、歷史發(fā)生關系,這其中,最重要的即是要有學術問題意識和具體的實踐能力,并且要用一種比較進行時的思維方式去關注、切入,和參與當下文化問題的探討和建構,去追問一些當下社會學發(fā)生的一些問題。同時,他還提出開放的知識生產(chǎn)機制這個觀點,來討論這種跟社會交流、對話,以及互動的方式等問題。對這樣一種機制的形成,他認為,最關鍵的依然是必須具有堅守的、開放的學術精神。應該說,王館長與宋館長的問題正是切實當下美術館的策展及研究的最大現(xiàn)狀而提出的,這密切關乎美術館如何為公眾推介優(yōu)秀的藝術成果、如何真正意義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如何積極推動中國美術的繁榮發(fā)展和提高社會審美水平與文化認知等重要問題。

3、亞洲美術館與西方美術館的交流、對話

近年來,亞洲的藝術、亞洲的美術館也積極的與國際大展和國際上著名的美術館之間進行了不同形式的交流與互動,并產(chǎn)生了巨大的藝術效應與文化影響。在國際文化交流的今天,美術館正在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強東西方美術館之間的對話與合作,也越來越得到各館的關注與重視。

印度國家美術館館長瑞杰夫?盧臣、越南原國家美術館館長張國平都就此議題提出了文化身份、文化認同的問題。瑞杰夫?盧臣認為,在西方背景下,亞洲身份的獨特性展示了亞洲的民族精神。張國平則在強調越南亞洲藝術博物館的文化責任中提出文化認同的問題。他認為,每個國家的博物館,特別是藝術博物館,作為重要文化機構,應認識到其責任的重要性,以加強本國人民對自己身份的認識。同時提出要加強與亞洲藝術博物館合作,合作研究藝術、文化和歷史的共同課題,合作舉辦專題展覽交流,將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納入亞洲文化傳統(tǒng)的多樣性中。

上海美術館執(zhí)行館長李磊在談到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呈現(xiàn)時,提出也贊同了謝佩妮館長關于文脈的在地性觀點。同時,他提出了公民的文化權益和文化判斷的問題。認為今天的美術館更多地扮演了城市文化窗口和橋梁的作用,美術館面臨著如何提高辦展質量,如何提供更優(yōu)質的公共文化服務的訴求,必須注重本地在地的文化的發(fā)掘。福建省美術館館長游光霖從福建省美術館的區(qū)域定位與海峽交流的角度,也做出提醒:我們在拓寬視野的同時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立足本土依然是我們當前首當其沖的任務。對此,寧波美術館的于效祥先生認為,東西方美術館的交流與對話應該建立在一個互信、共贏的長期合作的機制之上。最有效的交流對話模式應該具有深度性和穩(wěn)定性,而這種深度性與穩(wěn)定性則需要美術館去探索一個有效的載體,比如館際間的各種合作交流項目等。緬甸文化部考古部主任、博物館和圖書館司司長稻媞頓女士,即和我們分享了緬甸的文化保護措施、緬甸與東盟和對話伙伴間的文化交流項目的成果;韓國國立現(xiàn)代美術館藝術工作室室長崔孝俊則在發(fā)言中闡述了他們?yōu)樗囆g家提供駐館機會的國際交流項目的具體方案,并且提出駐館藝術家項目能夠使現(xiàn)代美術館在達成既定管理目標的同時,發(fā)揮當代美術館的功能。

對于如何大力推介宣傳經(jīng)典文化,如何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黑龍江省美術館館長張玉杰提倡,要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增進相互了解,并提出促進品牌藝術向名牌文化產(chǎn)品轉化的觀點。堅持公益性與公共性,弘揚民族文化,傳播先進文化、傳承地域文脈、提高公眾審美素質,促進國內外藝術交流,并增強美術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于在互動、交流中對公眾審美素質的提高,韓國國立現(xiàn)代美術館館長裴洵勛,以韓國霊光的公共藝術項目為例來闡述他們的經(jīng)驗。他提倡在選擇一個公共的藝術項目的時候,可以讓周邊的公眾都可以來參觀,因為,在二十一世紀,我們的展館,或我們的一些展覽,應該可以在很多不同的地點來進行更加靈活性的展覽。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館館長魯克思魯提比克,則以其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和我們分享了他對不同類型的亞洲藝術博物館的一些建設性意見以及對未來西方亞洲藝術中心創(chuàng)建的期待。

在這一議題中,形成館際間的相互交流與對話,形成經(jīng)驗與資源的共享,謀求差異化的共同發(fā)展是大家的共同的愿望。因為,在這樣的對話與交流中,對美術館自身的發(fā)展,對提高公眾服務的能力,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并有利于一個美術館在多層面的參照系中,審視自身,找準定位,凸顯個性。著力現(xiàn)代形態(tài)美術館的專業(yè)建設,參與構筑美術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格局。這正是舉辦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意旨所在。

論壇最后,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全國美術館專業(yè)委員會主任范迪安做了總結發(fā)言,并宣布了論壇前夕圓桌會議的三個共識。這三個共識分別為:一、論壇結束之后,此次論壇論文集和各國美術館通訊錄的編輯;二、在今后的論壇休會期間,通過設立在北京中國美術館的論壇秘書處建立常規(guī)的各個館際之間的聯(lián)系,起到深化亞洲美術館之間交流的目的。這包括發(fā)布各個館的重要展覽的情況,特別是能夠把亞洲各個館,準備舉辦展覽的一些計劃、方案,能夠形成一種交流的方式,來促動亞洲各個館之間的展覽的交流,專業(yè)人員的交流和學術研究的交流,并希望在今后會有更多的項目,在亞洲、歐洲美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區(qū)之間展開;三、計劃今年年底之前落實明年舉辦論壇的國家、城市和承擔這項工作的美術館,以便大家更進一步有時間充分思考下一屆論壇的主題,和做好組織工作,特別是在論壇中進行發(fā)言演講的準備工作,來不斷推動論壇本身的學術質量。同時,范迪安館長還提出,我們要為論壇的常規(guī)化和不斷地推進做出努力。

四、視覺盛宴—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專題展

為配合此次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舉行,2010年9月26日下午,江蘇省美術館新館還舉了三項大展來縱論東西方文化。展覽由江蘇省文化廳主辦、江蘇省美術館承辦,三個大展分別為,“時代多彩—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江蘇獲獎入選作品匯展”,“走近大師—中國美術館藏路德維希捐贈作品展”,以及“南北二石—傅抱石、齊白石中國畫作品展”,這三個展覽分別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西方近現(xiàn)代繪畫藝術以及中國當代繪畫藝術的典范,也更加為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舉行增添了華彩的一章。

《時代多彩——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江蘇獲獎入選作品匯展》將展出200余件獲獎和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的國畫、版畫、油畫、雕塑、綜合等五大部分作品,集中體現(xiàn)了江蘇畫家在十一屆美展中創(chuàng)作的一大批具有時代精神風貌的精品力作。作品不僅在造型特點、形式風格、表現(xiàn)語言、審美意境等方面具有超歷史最高水平的發(fā)揮,還多角度的體現(xiàn)了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時代精神和人文關懷。內容、題材、表現(xiàn)形式上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開放性和包容性,充分展現(xiàn)了當代江蘇美術家豐沛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理想追求,以及江蘇美術界和諧發(fā)展的良好藝術氛圍。

《走進大師——中國美術館藏路德維希捐贈作品展》則集中展示了德國大收藏家彼得?路德維希及其夫人1996年無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的117幅國際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歐美藝術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發(fā)展演變的軌跡和面貌。這批捐贈開創(chuàng)了中德兩國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不僅為中國增加了一筆難得的文化財富,更在國際社會起到垂范作用。而且,它不僅包含荷蘭、美國、西班牙、德國、俄羅斯等19個國家著名畫家的作品,涵蓋了現(xiàn)代主義各個階段不同流派的大師名作,如德國新表現(xiàn)主義的巴塞利茲、呂佩爾茲、美國波普藝術大師利希滕斯坦因,其中還包括西方現(xiàn)代藝術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畢加索的四幅作品。它為藝術愛好者和理論研究者提供一次難得的實物資料。這至今仍是中國唯一的反映西方現(xiàn)代藝術進程的一批收藏,這批作品在中國能夠得到收藏、展示和傳播,其意義也遠比當年接受捐贈的時候更加深遠。

《南北二石——傅抱石、齊白石中國畫作品展》以北京畫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20世紀兩位杰出畫家——傅抱石(1904—1965)和齊白石(1864—1957)的100件作品為主,這批作品堪稱中華民族之瑰寶。

傅抱石先生是中國二十世紀開宗立派的一代藝術大師,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江蘇省中國畫院院長。他的作品章法新穎,意境深邃,善用濃墨,渲染等法,融水、墨、彩合于一體,達至氣勢磅礴的效果。在藝術上崇尚革新,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進行藝術變革,以皮紙破筆繪山水,創(chuàng)獨特皴法——抱石皴。其人物畫,受顧愷之,陳老蓮的影響,線條勁健,人物傳神精妙,自成一格。

齊白石先生為二十世紀世界十大畫家之一。在他筆下,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無一不精,無一不新,尤以他80歲之后精湛的畫蝦技術,令人嘆為觀止。他成功的以經(jīng)典的筆墨意趣傳達了中國畫的現(xiàn)代藝術精神,深得于經(jīng)典樣式而又善于出新。他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他的繪畫,以其純樸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tǒng)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xiàn)代花鳥畫的最高峰。

江蘇省美術館在此次展覽的呈現(xiàn)和布置中也力求新穎、獨特,高質量的現(xiàn)場效果,不僅為展覽營造出了良好的藝術氛圍,也通過江蘇省美術館這個公共空間,讓藝術走向社會,走向大眾,為積極推進新世紀健康的中國新文化建設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次專題展配合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精彩呈現(xiàn),無疑是一場視覺文化的盛宴,它呈現(xiàn)出藝術在不同地域范圍內與社會文化的現(xiàn)實結構中所發(fā)生的聯(lián)系與互動。同時,也表明了作為世界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亞洲美術館事業(yè),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和亞洲文化的蓬勃發(fā)展,在全球性的文化沖突與當代世界文化格局中,積極承擔自身文化職責的決心與熱情。

五、結語: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帶來的思考

繼2006年第一屆舉辦之始,這是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第一次由地方美術館承辦;第一次突破東盟概念,形成亞洲概念;第一次接受歐美為觀察員國家。此次,“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在論壇閉幕式的總結發(fā)言中,對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對江蘇省文化廳、江蘇省美術館為論壇做的組織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借用了羅格評價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的話,贊譽本屆論壇是“一次卓越的無與倫比的亞洲美術館界的盛會”。

伴隨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行,各館館長在第五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主題下也探討了諸多有關美術館未來發(fā)展與建設的模式與方案,并且在美術館相關問題上也達成共識:美術館的公益性與肩負的公共教育使命;美術館的公共服務模式創(chuàng)建與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加強美術館規(guī)范化建設與特色發(fā)展;找準美術館的定位,圍繞本地、本館特色做文章;美術館面臨的挑戰(zhàn):策展的學術性問題及史料研究的匱乏;加強美術館對各館藏品管理以及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加強美術館專業(yè)人才培訓與館際展覽與學術交流等等問題。這些共識將進一步引導全國美術館,乃至亞洲美術館以及國際美術館的建設走向更加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也將更好地促進亞洲地區(qū)的文化藝術活動,進一步把亞洲美術館之間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論壇的成功舉行與圓滿結束同時也給美術館人留下許多現(xiàn)實的有關美術館的問題與思考。

目前,世界對于亞洲的近、現(xiàn)代藝術、對于亞洲當代藝術的認識還很有限,亞洲對西方現(xiàn)代藝術、當代藝術的理解也存有一定的表面性、對自身的藝術傳統(tǒng)的繼承與獨特文化特性的發(fā)揚也缺失一定的深度以及主動性。當代意義下的美術館在硬件的擴充與建設上都有了巨大的改變,美術館從展覽館向藝術博物館轉型這一基本共識也逐漸形成,但展覽策劃、學術研究與公共教育的提升等等軟件建設方面卻依然道路漫長。那么,如何打造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美術館,如何讓美術館或美術館的藝術保留它自身的最恰當?shù)淖饔茫⒆屗玫綉械姆睒s與發(fā)展、如何充分發(fā)揮國家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職能,如何引領美術創(chuàng)作取向,如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提高國民的審美素質和藝術修養(yǎng),如何發(fā)揮美術館作為國家對外文化藝術交流重要窗口的用,如何為公眾創(chuàng)建合乎時代的真正意義上的美術殿堂等等是為最核心的問題。

因此,希望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成為我們亞洲美術館,乃至國際上的美術館共同交流與探討構建美術館的模式與職能的導航與平臺。

 

凡注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打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fā)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
  • <sup id="q8qqq"></sup>
    
    <cite id="q8qqq"><ul id="q8qqq"></ul></cite>
  • <noscript id="q8qqq"><optgroup id="q8qqq"></optgroup></noscript>
    <nav id="q8qqq"><code id="q8qqq"></code></nav>
  • <small id="q8qqq"></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