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出范曾先生。
范先生,由于你又要講書法,又要講中國詩詞,還講中國國畫,而且您還在別的地方有些造詣,我很難用某個“家”來概述,只能說范曾先生,我不知道您這個頭銜,哪一個您更喜歡?
范曾:頭銜啊,范曾吧。
主持人:好。為什么呢?
范曾:因為一個人很難用個詞來概括他,比如說范曾是個書法家、畫家,或者詩人,等等,其實這里面都無所謂。重要的是,范曾這兩個字,我想比詩人、畫家和書法家都重要,如此而已。
主持人:范曾這兩個字比詩人、畫家、書法家都重要。
范曾:對。這個節(jié)目叫“我們”,說明這是我和大家一起做的節(jié)目。我先和你們交融交融,今天談的是中國畫之美,請諸位用最簡單的語言,甚至一句話來說明什么叫自然。
回答:我覺得自然就是生活。
回答:自然就是大自然,是客觀存在的景物、人,自然就是美,自然是最簡單概括最真實的。
主持人:我請兩個小朋友。你看我們每天都說熱愛自然、回歸自然,自然一點,你們怎么理解自然呢?這位小朋友。
回答:我認為自然就是自己表達自己,而不虛偽就是自然。
回答:自然就是隨意,只要隨意點我覺得就是自然。
范曾:人們從生活周圍談到自然的性質,同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談到自然的含義,同人文的角度談到自然的重要。我想自然用最簡略的語言講,就是自在而怡然的大存在。它為什么存在?因為它天然合理,因為它恰到好處,它不需要人們主觀的給予它什么。為什么?它不是人創(chuàng)設的,不是人構想的,它在億萬世代以前已經存在在這兒,自在而怡然的存在,所以叫自然。為什么叫大存在,宇宙到底有多大,時間從什么地方開始,從中國的老子到今天的霍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時間可能有個開始,在一個起點,這個起點是個什么東西呢?它是個看不見的,一個無度無窮大的存在。再一個,速度無限快的條件下爆炸。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很有著像中國老子哲學的無中生有。霍金講,宇宙這個起點,當它爆發(fā)以后,它無限擴大,在現實里,我們僅僅可以通過紅線的往外看到有些恒星在繼續(xù)遠離地球。霍金講,我們是不是要在試驗里做個試驗啊。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把太平洋所有的水提煉出中水,讓它在瞬間爆炸,可能你們能夠依稀看到一點宇宙大爆炸的痕跡。可是遺憾的是,人們再也不會測定出這個試驗的結果,因為地球早就沒有了。所以講,宇宙大自然大不可放。我們在宇宙面前,唯一的選擇是什么?敬畏。你想,我們每個人,有時候內心都會偶爾有著膨脹,會覺得自己存在的價值多么偉大,地球只不過是一粒微塵,我們是微塵中一個很小的生命,這個生命的存在是價值,我想諸位急切所聞??就可以,而不要過分的患得患失。這是談到自然。談到古典,我請問諸位,什么叫回歸古典?
主持人:古典,這個詞對于我們來很熟悉。香港的朋友們。
香港嘉賓:古典應該就是跟傳統(tǒng),從淵遠的歷史一直下來,都是用同樣的風格表達的一種方式,我認為,比方說有一些建筑物,或者是一些畫,或者藝術品,我們有一個感覺,覺得它很古典,因為它是有歷史的,這個是我認為的古典。
主持人:旁邊那位朋友呢?
香港嘉賓:我認為是必須要充分的學習和理解感悟古人的那種心情,包括歷史背景,來了解古典,才能夠懂得古典的內涵。
范曾:好,回答的好。
主持人:他們兩個人回答的都很好嗎?
范曾:我覺得還是從鼓勵為主吧。我們講回歸古典,不是復古主義,因為古典也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大不可方的存在,我們回歸到古典什么地方去?這卻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我想,東方和西方都曾經有過一個尋根的行為,中國的回歸受到唐宋文化復興,西歐是回歸古希臘那種人本主義的精神。
主持人:范先生就您的理解的話,自然、古典,這幾個字比較簡潔的理解,或者說打個比喻的話會是什么樣子?
范曾:自然,就是自在怡然的大存在。古典,就是各做一個相當的朝代,來追溯那時候的輝煌。
主持人:今天是國畫之美,你在回歸古典、回歸自然的基石上來講這個,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現場的觀眾是對您的畫都有了解的,但是還有很多的,上千萬的電視機的觀眾朋友,他們有的時候可能對中國國畫不是那么了解,可能知道的不是太多,如果能夠通過您今天的講座,能夠讓他們產生興趣,并且能夠喜愛,那就是我們特別希望能看到的。
范曾:我希望來做這個。我先講中國畫,中國畫是哲學的。怎么中國畫不是毛筆畫,中國畫怎么是哲學的,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我們大體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所謂東西文化兩個大的卓興時代,東方的和西方的,在他們開始他們方法就不一樣。東方的是經驗主義、感悟主義、歸納主義,然后能夠達到一個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是重邏輯,重演繹,重天人二分。中國人有天的感悟力,莊子講“一尺之椎,日取其半,萬事不竭”,一尺的棍子每天取一半,你取萬事取不完,這種感悟力是中國人對邏輯學不太重視。西方人不這樣,西方人從實驗室里開始試驗,必須有個邏輯學,什么叫邏輯學?有假設、有求證、有結論,所謂邏輯。西方的邏輯學就使西方的數學得到很快的發(fā)展。中國沒有本質意義上的數學,漢代,有九章算式,有周髀算經,可是這是種算術術,而不是假設、求證、結論,歸結問題,1/2+2/3+3/4+4/5等于多少?搶答。
主持人:有數學好的同學嗎?數學好的朋友們。這里面都是文科類的。
范曾:別說文科類的了。我上次在清華大學,讀理科類的,我說你們數學不錯,沒有一個人能答得出來。我說我答給你們聽。等于二約六十分之四十三,如果不信的話大家回去可以算一下。這是我想出來的嗎?不是,九章算術里的一個題目。說中國古代,人聰明,有感悟,算術熟,他就能夠發(fā)現發(fā)明很多奇妙的東西。比如說中國建構書,鉤心斗角。在阿房宮里,一個釘子不用,勾著心對著角,一拉,最后一個建筑起來了。一個釘也沒用。智慧、感悟,精密的算術術,中國有吃虧就是什么呢?中國的固然,歷史上有非常多天才的發(fā)明,可是往往因為人亡而道衰,人死了道衰了。西方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辦法比較笨,用數學慢慢算,最后算出來了,算以后出來,公式就存在那兒了,存在那兒了以后就可以用,人死了沒有關系,“馬科斯維爾福”已經死了200年,可是“馬科斯維爾福”方程繼續(xù)在起作用。如果沒有馬克思維爾福方程的話,今天我們這個畫圖,到宇宙飛船都不存在。我為什么談這么多呢?我們在這方面對中國古典的哲學上,它的感悟的體系是這樣的狀況,有這樣的分析。可是不要忘記,中國的哲學本身有啟發(fā)智慧的性質。比如講莊子和會師這個辯論,莊子說魚很快樂,惠施講,你不是魚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知道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莊子在辯論的過程里進行了概念偷換,為什么中國人聰明,因為有中國古典哲學中“啟智性”在起作用。為什么“啟智性”的人群非常容易拿來邏輯性的人群他的創(chuàng)造。因為智慧足以使我們把他們按部就班研究的東西很快吸收,很快了解,而且在新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這就是中國,經過30年改革開放能夠走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數以百年、二百年道路的原因。不能不感謝中國文化的“啟智性”。另外,從對繪畫來說,那就太重要了,因為我們繪畫不需要那么樣的邏輯,不需要那么樣的推延,中國繪畫重要的是你能感悟,而是感悟莊子所提供了我們非常多的最重要的認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四時、四季、萬物,都有它的自然道理,這個自然道理就是天地大美之所在。中國的哲學家,它說一個花帶深山里開放,我不知道它存在,但是當我看這個花的時候,這花的顏色就漸漸明白起來,它果然是個美艷的存在,西方的現象學,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這個問題。就是主觀對客觀的介入。所以中國人的智慧和感悟,當在哲學上體現而用到繪畫上來的時候,那個繪畫就得以無窮,老子哲學里有,老子哲學知其雄而守其雌,知其白而守其黑,筆墨筆墨,加上宣紙就是黑和白,宇宙在沒有起點,沒有爆炸以前,到底是什么樣子?據霍金猜測,那時候是無法言說的,一片完全無色彩的光亮,這個光亮很白,等于說宇宙能量的漸漸的散射,它漸漸會坍塌,會縮小,最后到宇宙黑洞,那是黑。知白守黑,從最大的宇宙來講,它也逃脫不了黑白。我們中國人智慧就在于知白守黑,諸位可以看看我的畫,我的畫上空白是多么多,因為我知道這個白和黑同樣重要,就宛如一位偉大的建筑師,他難道是在建筑一個建筑嗎?他是在樹造后面的一片天,建筑家的偉大不僅是建筑漂亮,而且建筑后面的一片天非常漂亮,這是偉大建筑家必須追求的,中國畫家不要在畫墨的時候忘記了這個白紙,中國畫要求的是以少許勝多許,以最簡略的語言表現一個最豐富的內容。現在我請我的一位博士生來回答一下我畫這張黃賓虹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