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您個人而言,您更喜歡什么樣的學生?
起碼要對文史訓練有興趣吧。研究生研究方向我覺得主要包括兩塊,一是民國美術史,因為這塊研究得不夠,二是西方藝術理論,還是需要招一些外語比較好的學生,因為二戰(zhàn)以后的藝術理論基本上沒有翻譯,還是需要做一些翻譯工作。我覺得這兩塊是比較重要的。
以前史論方向的也是要求有繪畫基礎的,現(xiàn)在基本上都沒有這種要求了,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這個其實不用擔心,美術史的學生來自各個方面,有的原來是搞繪畫、做雕塑的,有的是學外語、學哲學的,轉行過來的。那么美術史也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新媒體研究,以前沒有學過繪畫問題不大。我覺得對藝術的認識其實有很多天分的因素,有些人從美院附中就開始學藝術,他也未必對繪畫就能理解得很到位。有些半路出家的人天分好,他對繪畫的認識會超過那些從在附中開始科班出身人。我覺這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美術學方向的培養(yǎng)目標是?
不管做哪個方向,文史和藝術理論基礎都是必備的,如今藝術家再靠本能,靠玩兒生活方式,已經不太可能有杰出的創(chuàng)作,只有具備良好的文史基礎,才可能在藝術上有所突破。如果是一個理論學者,就更應該接受系統(tǒng)的訓練。我們現(xiàn)在其實連史論系的課程也不健全,所以理論上大家都號稱是學院派畢業(yè)生,實際上我覺得中國的美術學院沒有真正的學院派,因為連一個學院派的理論課程都沒有,美術教育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
如何看待藝術家、批評家進入高校教書的現(xiàn)象?
不管是藝術家還是理論家,首先應具備很好的理論素養(yǎng)才適合擔任教師,單純請有名的藝術家到高校其實對真正的教育沒有什么實質性幫助,只是提高學校的知名度而已。并不是說在業(yè)界非常有名的藝術家就一定會是一個好教師,前些年很多有名的藝術家去學校做老師,現(xiàn)在看來效果并不一定很好。評論家里邊,其實很多人也沒有受過很好的理論訓練,尤其像40后、50后的理論家對西方20世紀的藝術理論也不是很熟悉,這部分內容他就沒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