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歷史,距離我們并不遠,反而容易被忽略,或者簡單地認為,它大概只屬于一些圍墻之內(nèi)的藝術院校,是它們校史的一部分。甚至,如果沒有當事人的重新審視與回憶,它們是否能夠入史,也仍然是個懸念。今年,有兩位當代藝術家,做著彌補空缺的努力———陳丹青在他的《退步集》里談到了上世紀70年代的上海師專、80年代的中央美院,朱葉青在《那年那天》里追溯了浙江美院的歷史以及77、78級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作為藝術海歸派的一分子,陳丹青近些年的角色更多以藝術的觀察與思考者出現(xiàn)。他的《紐約瑣記》、《多余的素材》都是一些文字很好、見解精到的藝術隨筆,而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的《退步集》,則是一部集評論、訪談、演講、回憶錄于一體的“雜”文集,是他回國五年見諸報刊雜志的文章的集成。以《退步集》命名,陳丹青在序言中解釋,是源于一次與青年學子的座談,一個學生遞條子給他說:你這樣說來說去有什么意思呢?你會退步的。就書中一些訪談來看,也的確有那種愚蠢問題無聊答的意味,但整體來講,依舊是他藝術思考的延續(xù)。所涉獵的主題兼及繪畫、影像、藝術教育、城市建設等。雖然歸國之后,吃的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皇糧”,但陳丹青對中國藝術教育的批評卻愈見尖銳。本書所附的《請辭報告》一文,更是痛陳藝術教育中的弊端。體例頗雜,魂兒并沒散———就是在說常識與記憶。“一個被割斷歷史的民族和階級,它自由選擇和行為的權利,就不如一個始終得以將自己置身于歷史之中的民族和階級。”約翰·伯格的話在他的書中被多次引用。而他的許多篇章,也都從這一起點開始,去慨嘆當代的畫家與傳統(tǒng)的隔膜;論述美術館之存在對于民族記憶的重要;他寫到中央美院上世紀80年代的驕傲與劫難,也寫到上世紀70年代包括陳逸飛在內(nèi)的一大批滬上畫界精英。這些聲名因“文革”而起又以“文革”的枉然一空而被淡忘的名字,在他的文字的點染下,仿佛又恢復了當年的神采,而他們最后的風流云散又不得不讓人感慨造化弄人。
“我們先別奢談所謂人文,要緊的是恢復常識和記憶。”《退步集》中的這句話,也成為身為中國美院副教授的朱葉青的書中實踐:在《那年那天》里,他用二十年前的一些肖像畫往前回溯,追蹤這些被畫者幾十年的人生軌跡。他們都是他77、78級的同學,都出自西子湖畔的浙江美術學院。這本書的緣起也很有意思,上世紀80年代,一批浙江美術學院的學生赴敦煌寫生,正好遇到中央美院大名鼎鼎的袁運生先生。借著搖曳的燭光,袁運生為這批年輕人畫了肖像。時隔二十多年以后,朱葉青通過各種方式聯(lián)系到了大部分被畫者,對于各自的昨天與今天做了隨興的勾勒。從書中可以看出,這些人中,有的已經(jīng)成為聲名赫赫的藝術家,像法國的黃永,有的成為成功的商人,有的還坐到了美國的監(jiān)獄,也有的還在美國被槍殺。本書像一部充滿閃回的電影,人物的出場與談話都充滿了人生一樣不可預設的即興意味。有的人物名下,只留下簡短的一份簡歷。而有的,則是一篇比小說還蕩氣回腸的人生故事。書中特別讓人感觸深刻的,是第一章“敦煌”中記述林鳳眠、吳大羽、丁天缺的文字。這些奠定了浙江美院藝術風范的一代大家,他們的命運同樣一波三折,讓人頗能對應到陳丹青筆下中央美院與上海師專的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