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ions of Silence—The Art of Tim Yip 17 限。而子則活在他的陰影之下,常常想要跳離這個陰影。子的本性就是想要躲藏,急速逃走,導致形體扭曲。只有如此才能逃離壓制的父親。” 占據(jù)這件作品中心位置的雕塑造型名為《夔》。這個“兒子”絕非典型的青春少年形象。他的姿勢帶著不可能的傾角,感覺危險得失衡。詭譎的是,它的前傾動作并不像之前的獨腳人那樣具有物種進化的含義。更直接的詮釋是,它指涉著人類染色體組中的退化現(xiàn)象。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體解剖描繪在此是極重要的靈感來源,但或許對葉錦添來說更切題的是,這個造型暗示了一種生理上的退化。我們不僅可將《夔》的前傾動能解釋為演化過程中的退化,也可以將之視為當前社會正在體驗的價值及理想上的改變。從這個《夔》的大腳,向上延伸到它完美的男性大腿,這么一個人體結構的理想模式溶化成一個原始大塊,它象征了此一變化 當下進化階段的可怕本質(zhì),以及潛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怪物。 從小腿肚到大腿,越往上看就越發(fā)覺脫離人體結構,因而越發(fā)像是一個無頭身像,就像畢加索在許多油畫和一套內(nèi)容殘酷的版畫中所描繪的希臘神話中的牛頭人身怪物。葉錦添和畢加索的路線很接近,塑造出一個半人半牛的怪物,象征著他在周遭自然世界中感受到的不自然的、人為的失衡。葉錦添也同樣地將怪物描繪成被太陽光刺傷了眼而導致失去平衡,而根據(jù)希臘神話,平常是迷宮保護著牛頭人身怪物。 葉錦添強迫觀眾面對這件巨大的《夔》,近距離走過它,因而得以體驗它在我們上方展露出的威脅之力度。我們無力阻擋它的前進,或是抑制它遠大于我們的野蠻胃口,但我們可以節(jié)制自己的過度:它本身也就是改革的強大力量。或許我們之中有人能以今日的特修斯(殺死牛頭人身怪物的希臘英雄)之姿態(tài)出現(xiàn),不過我們猜想這應是葉錦添決定留給自己來扮演的角色:賦予雕塑生命這件事本身就證明了藝術家決心像真正英雄一般將心中惡魔拽到陽光之下。 看著葉錦添的《夔》,我們會被它的重量問題困擾,會奇怪它是如何能支撐自己:這困擾也給它駭人卻又引人的靈光添加了力量。那是一種奮搏、一種力量、一種信念,就如激發(fā)它的現(xiàn)象同樣丑陋(猖獗的消費主義、瘋狂地追求財富、整個文化層面集體地蒙騙繆斯女神),也同樣執(zhí)迷不悟。《夔》是我們天天目睹的一種純粹激情和欲望的爆發(fā),這與公然談論性愛的怪癖一樣,同是禮教社會的禁忌。禁止討論、拒絕面對問題的存在,助長了這種不健康的失衡,就像牛頭人身怪物徘徊于陰暗的迷宮深處一般,任其生存于黑暗之中。佯裝一切正常并不能使事情變得正常。唯有透過藝術家的手語具體地作出視覺化呈現(xiàn),《夔》才得以向我們述說這些事情。這也就是貫穿古典藝術的永恒特質(zhì):見證當時時代特征的寓言,而它卻能直指人心而非指向特定時空。 若說這頭怪物的本性沒法定義,那么對葉錦添而言,它的難以理解就與當代社會的氛圍相呼應。它和軀干與大腿體積奇怪的不成比例指涉著今日外面世界的無比貪婪與無盡的物質(zhì)欲望。“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全是在思考如何表現(xiàn)平衡,或是找出讓雕像人體平衡的方法,而同時又讓它呈現(xiàn)極大的身體扭曲,”葉錦添如此認為,“那些雕塑所傳達出的情感,全都展現(xiàn)在頭部和四肢的扭轉(zhuǎn):是一種夸張的、加大的生命力,但也很明顯是被某種情緒狀態(tài)主控著的身體。” 的確,在先前體驗過的葉子覆蓋著的獨腳和這只巨腿的兩種造型中,我們憶起典型的逃離場景構圖,是文藝復興藝術的大型靜態(tài)畫面中常見的,而米開朗琪羅的《最后的審判》右下角所謂“卡戎的冥河之船”那部分就是特別典型的代表范例;這個典故在此極為恰當,因為卡戎就是將被打入地獄的人送往陰府的船夫,他們自然急于逃跑,因此才有這些人物脫逃的激動鏡頭。
在此還有一個典故應該點出,這與此“幻象”系列中最終的作品有關:根據(jù)之前相同的那個希臘神話,牛頭人身怪物也是青春的毀滅者 雖然特修斯殺了牛頭人身怪物可以說是符合葉錦添作品中兒子掙脫父親控制的意志,因而展現(xiàn)自己的青春活力。隨著歷史的演變,這故事的重心也有所轉(zhuǎn)移。在畢加索等藝術家及之前提到的版畫作品影響之下,牛頭人身怪物成了女性的摧殘者,也因而成為貞潔的破壞者。簡言之,摧毀人性中一切貞潔的代表:處女。與之呼應,葉錦添也向她致敬:她就在下一個系列的裝置作品中等著我們。 刺眼的陽光在我們即將離開《夔》這件作品時迎面擊來,它給準備逃脫它強光的觀眾提出了最后的一個思緒:我們并不比那個兒子堅強,而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膽量捍衛(wèi)自己呢?還來不及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卻發(fā)覺自己正面對著另外一個性質(zhì)迥異的難題。 固然葉錦添論及他對比如米開郎琪羅等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人體塑像的尊崇,但就《浮葉》及《夔》兩件作品的元素看來,他更切身的靈感很明顯地也來自于他與當代舞者的親身合作經(jīng)驗,以及能讓他們發(fā)揮生命力的舞臺設計,還有能均衡戲劇性與輕盈感和動作自由的服裝設計。也就是這些生理實體,這些緊繃的骨架、削瘦的軀干和柔韌的四肢,啟發(fā)了《浮葉》和《夔》的身體性。它們也是《崩》與《原欲》兩件作品中明顯而更加雕琢過的身體與女性純潔的特征。 雖然維持了貌似孩童的行走佛陀的祥和,葉錦添同時將她傳統(tǒng)的典雅形象轉(zhuǎn)化成了充滿矯健活力的芭蕾舞女星。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見見她吧。在下面這個系列的裝置中,她有三個不同的化身:《崩》《原欲》以及名為《渡》的第三寂靜?幻象——葉錦添個人作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