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先從梅蘭芳唱腔藝術(shù)的形成談起,梅蘭芳出身在十九世紀末,京劇這個新興劇種剛剛成熟,生機盎然,蘊藏著旺盛的精力,有如滿枝蓓蕾,只待春風春雨,便將喜綻怒放。北京的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聽到人們哼著,不是“小東人……”就是“金鳥墜……”;再不就是“伍員馬上怒氣沖……”(以上三出是以當年最亨盛名的老生孫菊仙的《三娘教子》,譚鑫培的《碰杯》,汪桂芬的《文昭關(guān)》順次戲中名唱段的首句唱詞)。而青衣的唱腔除了在茶園、書寓外很少聽到,當時青衣唱腔藝術(shù)沒有象老生行當取得那樣高的成就。旦角沒有挑大梁的,旦角戲只占百分之一二而已,“對兒戲”(即生旦并重的劇目)也不過百分之二三,青衣行當唱大軸是沒有的。但當時青衣旦角演員中已有了胡喜祿、梅巧玲、時小福、陳寶云、龔翠蘭、余紫云,陳德霖等有影響的名演員,票友中也出現(xiàn)了像孫春山、林季鴻那樣既富有文學修養(yǎng),又精通音律、善創(chuàng)新腔。梅蘭芳談起:“論到陳,胡兩位前輩……恐怕要算我們青衣這一行當?shù)拈_山主帥了。”陳胡兩位都善創(chuàng)新腔。胡以工整熨貼見長,陳則以巧取勝。當時旦角唱時口緊得幾乎聽不清唱的什么字,徽音較重。而胡喜祿在一定程度上已采用了較松的唱法,雖不如以后的王瑤卿那樣使人完全聽清楚,但已有了很大的革新,他所創(chuàng)造的“十三咳”的腔一直保留至今。繼胡喜祿、梅巧玲、陳寶云之后是余紫云和時小福。余紫云青衣戲,私淑胡喜祿,花旦戲繼乃師梅巧玲(梅先生的曾祖父),并容花旦聲腔于青衣,演唱時咬字清楚,嗓音高而明亮。時小福專工青衣,追隨胡喜祿,雅典純正。梅蘭芳的開蒙老師吳菱仙就是時小福的得意弟子。在時、余之后、王瑤卿之前,陳德霖是青衣演員中的代表人物,當時在正工青衣中是具有權(quán)威性的,他唱法接近時小福,嗓音圓潤、氣力充沛,唱來高亢嘹亮、以剛勁為其特點,雖音色纖細,但旋律非常優(yōu)美,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昆曲根基厚實,非常講究字音聲韻,發(fā)音咬字準確,梅蘭芳的昆曲戲的成就得自他的親授。 綜上所述,概括了梅蘭芳的師承和梅派唱腔的起源。前輩藝術(shù)家的成就及其影響,對梅派唱腔藝術(shù)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梅蘭芳十分尊重傳統(tǒng),在他各個時期的唱腔藝術(shù)都滲透了前輩留下的精華。 第一個階段,學戲和實習階段中,梅蘭芳在唱腔上沒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演的全是正統(tǒng)青衣戲,如《祭江》,《祭塔》,《落花園》,《彩樓配》,《二進宮》,《搜孤就孤》(程嬰妻),《桑園寄子》等四十余出傳統(tǒng)唱工戲及配角戲。大約是在十八歲之前,幾乎天天演出,刻苦的磨練為以后取得那樣高的成就奠定了基礎(chǔ)。十八歲脫離了科班,列入了主要演員的行列,撘班演出,擁有了一定的叫座能力,開始顯露了唱工方面的根底和隱約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