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選 三蔬圖 水墨淡彩紙本 元代 美國紐約私人藏不振 ? 文人畫興起,人物畫隨之衰落。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中人物畫最早成熟,唐宋時期已發(fā)展到頂峰。宋后人物畫許多文人士大夫參與文人畫繪畫活動,標榜遠離流俗。正所謂,“方今畫者,不欲畫人事,非畫者不識人事,乃是疏于人事之故也” 。因此在繪畫題材選擇上,文人畫力避人間煙火氣,對人類因為大患有身,不得不為之的飲食活動就更為輕忽了。文人士大夫畫家的日常生活往往是隱形的,飲食男女的人之大欲不見諸唇吻,唯心性、動機等言志高標的流譽文字。飲食而至要繪畫留存,那是他們不屑的。作為人物畫的飲食題材就更付闕如了。當然如竹林七賢飲酒之類,因關乎氣節(jié)名教,倒是可以入畫的,但是那不是飲食,看畫者也不拘泥于醴糟。 ????宋末元初,院畫、文人畫轉折之機。畫家錢選當其要。其人入元不仕,大節(jié)無虧。他主張文人畫須是“戾家畫”,不是“行家畫”,力去陳俗。他也多畫歷史人物,諸如陶潛及竹林七賢之類。但其留下的《錦灰堆》圖卷,卻以“世間棄物,余所不棄,筆之于圖,消引日月”,舉凡“螯鈐、蝦尾、雞翎、蚌殼、筍籜、蓮房”等,攝來筆下,還各極像物之妙。錢選將這些食余剝剩、無用當棄的食物垃圾留形丹青,將盛筵略過,留狼藉作證,做一個飲食后傳。這若非別有懷抱,將故國之思托之難再盛筵,那真是錢舜舉的味蕾里別有構造。 ????除茶酒而外的食物入畫,在文人畫家的筆下,這是寄意遙深的一次,甚至還開創(chuàng)傳統(tǒng)。19 世紀后期,“錦灰堆”演化成一種特別民間繪畫紋飾——“八破”紋,以金石拓片、卷冊散頁、書畫殘簡組成畫面,寫生逼肖,市井百姓崇古懷舊,在這些劫余里寄托,將食余剝剩改為燼余漫漶之文物,仿佛高雅,但何有錢選“錦灰堆”來自味蕾之沉痛。大玩家王世襄老先生一輩子沉研書畫、家具乃至髹漆、竹刻、傳統(tǒng)工藝、民間游藝、烹飪等民生小道,而今成皇皇巨著,以“錦灰堆”三字對比世道變遷,傳統(tǒng)零落。這里的深味未必比宋元鼎革的少啊,一片傷心畫不成,無數(shù)失落只怕也是寫不盡的。 品茶這個文人畫常見題材,自傳為顧愷之的《 列女傳?仁智圖卷》開始,唐代《會茗圖》、宋代《斗茶圖》、《攆茶圖》、《盧仝烹茶圖》、《茗園賭市圖》等少數(shù)早期繪畫能見個明白,到了元后文人畫里,飲茶往往成為點綴,如倪云林《扁舟傲睨圖》、孫枝《西湖紀勝圖冊?虎跑泉》、文征明《品茶圖》、陳洪綬《品茶圖軸》等,品茶不過是個象征,總歸是文人們的清雅套路,傳達了清寂的味道就行了。元明清人如何飲茶是畫家毫不介懷的,遠不如遼代壁畫飲茶圖那些畫匠們的細致手筆了。明清兩朝文人畫依賴一套程式化的繪畫語言,用筆墨在紙面上大玩象征主義,山水、花鳥成為文人寄情托意所在和絕對主流。職業(yè)畫家及民間畫工不再受重視,似乎好的民間畫家這時也絕跡了。 ? ????就在文人畫興起后的元明清時期,由于生活習慣,尤其是葬制大異既往,民間墓室畫大失前朝風貌。如漢唐宋代墓室壁畫、畫像磚這樣具有實際功用的飲食繪畫,也不大可能再有啦。因為墓室壁畫的出資者,往往受文人畫風及審美觀念影響,讓民間畫匠信筆直寫,刻鏤形象,于是留存當時當?shù)氐纳罴毠?jié)的畫法不得不隨之變化,甚至被鄙棄、擯棄。唐宋以還,中國繪畫的飲食表現(xiàn)日見稀少,即便有,在造型能力和藝術構思上往往嚴重不足,殊無足觀。??? ????文人畫里絕少煙火氣。繪畫里的飲食,至此似乎可以略過了。飲食男女維系世間生氣,文化是否也是呢?這里倒有一樁余事,但似乎也并不全然無關。2003 年,千禧年剛過去,在中國人自己編的《 影響中國歷史的100件事》的書中,入選宋代大事六件:“趙匡胤陳橋兵變、活字印刷技術、理學、金人崛起、宋室南渡、指南針和火藥的發(fā)明”。其中畢升的活字印刷術還存在爭議,而“宋代的飯館和小吃”之類被忽略,依舊入不了歷史大事的,古老中國吃出的一大貢獻仍遭自家輕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