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中的飲食(2) |
|
藝術(shù)中國 | 時間: 2009-11-20 11:19:32
|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此或是因為除了前述堂乎皇哉的廟堂飲食,中國百姓日常糊口的飲食曾長期短缺,饑餓是長久的民族記憶,現(xiàn)如今大家見面打招呼還關切“吃了嗎”,萬千蕓蕓眾生終身營一飽的國度里,古人回避描繪飲食,難道是回避美食大國歷史中揮之不去的饑餓陰影?或者是在文人描繪的飲酒、品茶的高妙中,就要超越這艱難的平凡生活? ????先民的飲食態(tài)度曾很張揚。在漢代畫像磚、畫像石以及漢墓壁畫的飲食表現(xiàn)非常真實而堂皇,并無后世對飲食的扭捏態(tài)度。1949 年以來,在山東、江蘇、河南、四川、甘肅、內(nèi)蒙等地,發(fā)掘清理出大量漢代大、中型畫像石、磚墓以及壁畫墓。著名的如山東諸城前涼臺村漢畫像石墓、山東金鄉(xiāng)漢畫像石、嘉祥武氏祠、河南密縣打虎亭漢畫像石墓、宋山漢畫像石 、四川新都漢畫像磚、嘉峪關畫像磚墓、和林格爾壁畫墓等,均有歌舞飲宴圖、庖廚圖,留存了漢代飲食生動的場景。這些畫像多是平面圖像,缺乏空間感,但畫匠顯示了卓越的藝術(shù)才能,融入了勞動者的感情,是漢代飲食文化真實記錄。 ????漢代畫像磚、畫像石以及漢墓壁畫系為讓死者在地下繼續(xù)享受人間生活的快樂而繪制,故此比較寫實。這些繪畫中尤以庖廚圖為重要。庖廚圖里,描繪大量食具炊具以及禽獸野味等食物,殺豬宰羊 、和面做飯 、打水刷碗都包羅無遺。 山東諸城前涼臺村的庖廚圖上,宰牲的不同方法,牛豬羊狗都有交待,連接血的盆都清清楚楚,可見當時人們可能也食用內(nèi)臟及血。河南密縣打虎亭漢墓仿照當時地主宅院建造:墓門、前室( 庭)、中室( 堂)、后室( 寢) 、北耳室( 房)、東耳室( 廚)、南耳室( 廄)等各部分井然,各室內(nèi)是相關生活內(nèi)容的石刻畫像。東耳室的西 、南、東、北四壁,皆刻有庖廚方面的畫像內(nèi)容,即肉食加工及釀造的全部程序。通常,畫像石墓的庖廚圖,各種生活器皿、炊具齊全,各種牲畜宰殺加工,蒸煮烤煎,一應俱全,突出表現(xiàn)的是肉食,漢族主要肉食豬牛羊狗等都登上食案,當時人們的美食標準就是肉,相反,像面食、大米之類的主食則較少被關注。漢代人的飲食是豐足的。沂南畫像石的豐收圖、密縣打虎亭漢畫像石墓中收租圖、和林格爾漢墓壁畫莊園圖、耕作圖中不乏運糧的大車小車、儲糧的倉囤,以及堆積如山的糧食,畫像證明瓜果蔬菜、五谷雜糧這種漢民族基本飲食格局在那時基本定型。漢代畫像不僅描繪了當時人們的飲食狀況,也順便交代了漢民族飲食文化乃至農(nóng)耕文明的擴展。 密縣打虎亭庖廚圖 東漢 ????宴飲畫像磚 東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