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538,a无码免费在线观看,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狠狠躁天天躁无码字幕

藝術(shù)中國

“創(chuàng)作總根于愛”(2)

藝術(shù)中國 | 時間: 2009-10-16 11:24:30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原來他雖有了地位、名譽和金錢,這些世俗的榮利,而仍然感到悒郁不安,感到人生的痛苦,乃是缺少一種最大最重要的享受——愛的享受。愛是無所不包的博大,是心靈的圣劑。一經(jīng)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和故居,離開自己的親屬,縱使獲得世俗的榮利,人生依舊不能滿足。和其曾經(jīng)享受過的愛相比較,世俗的榮利實在微不足道。故鄉(xiāng)和親屬,是自己所愛的,并且是以愛來哺養(yǎng)過自己的,一旦在自己的靈魂里復活,便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了。人生的豐富和意味,便在這里。

 

  生命不能離開愛,有如花木不能離開泥土。凡是引人向善、向美,把人性引往高尚處的力量,便是愛的力量。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對鄉(xiāng)親的懷念,再擴展至對全人類的悲憫,其動力全是愛。追求世俗的榮利是泯滅人性的?!澳阌浀脝??”這呼喚乃是一種使人回復善良人性的呼喚。此段參考王西彥:《書和生活》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314—316頁。

 

  藝術(shù)家的愛特別表現(xiàn)在對人的痛苦和不幸的同情中。藝術(shù)家是敏感的,最容易與人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痛癢相關(guān)、感同身受,他的憂人之憂,急人之急,視別人的苦難即自己的苦難,見人戴上鎖鏈猶如自己也戴上鐐銬。盧梭曾指出這一點:“愛我們的同類,與其說是由于我們感到了他們的快樂,不如說是由于我們感到了他們的痛苦;因為在痛苦中,我們才能更好地看出我們天性的一致?!薄稅蹚泝骸飞虅沼^1978年版上冊第303頁。魯迅也說,“博大的詩人”感得“全人間世,而同時又領(lǐng)會天國之極樂和地獄之大苦惱的精神相通”?!对姼柚當场?。這就是他后來說的“一身就是大眾的一體”及“心事浩茫連廣宇”的意思,他自己是有深切體驗的:“好像全世界的苦惱,萃于一身,在替大眾受罪似的?!薄抖募ば蜓浴贰_@種同情不僅包括身體,也包括精神道德領(lǐng)域。以精神道德而論,他們能體察人的一切罪愆,感受無辜人們身上潛在的罪惡。羅曼·羅蘭甚至說:“我對待我所愛的人,就同我熟識的某些婦女對待她們自己那樣。她們不希望別人愛她們非天性所固有的東西,或者僅僅愛她們漂亮,而閉眼不看她們的缺點。她們希望別人也愛她們的缺點甚至毛病,因為這是她們天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正是這樣愛她們的,甚至連她們身上我所仇恨的東西也一起愛。”《三人書簡·羅曼·羅蘭致高爾基》。無疑,這是一種更為深刻的愛。

 

  在藝術(shù)家中,對愛講得最徹底的是泰戈爾。他主張“對于一切生物都應得有無限的愛。不管到什么地方都應當擴充沒有界限的愛。行住坐臥都須想著要行這宇宙善意。愛就是完全的意識?!瓙郾臼前鼑覀円磺惺挛镏繕O意義。愛不僅是感情,并且又是真理”?!端麪柤捌渖终軐W》商務印書館1922年版第189頁。我們據(jù)此可以結(jié)論說,在藝術(shù)領(lǐng)域,生命科學的基本內(nèi)容就是把個人的愛和關(guān)懷之心推廣到他本身以外去,生命本質(zhì)科學是愛的科學。一個人內(nèi)心里充滿了對整體的愛,充滿了對別人的愛和關(guān)懷之情,就會獲得充實的生命。所以愛是在獻出自己中求得自己,愛將收受和拋棄自由和束縛兩事合而為一。

 

  根據(jù)以上所說,我們可以看到,潛意識是符合理性的,說潛意識無理性是有違事實的,因而也是違背理性的。即使依照習慣的說法也應該看到情是第一性的,理是第二性的。是情感在前,理性在后,從歷史上、邏輯上說都是如此。

 

  費爾巴哈說:“只有愛,只有贊賞,只有崇拜,一句話,只有激情,才能使個體變成類,比如我們?yōu)橐粋€人的美麗和可愛激動的時候便會喊道:這就是美,就是愛,就是慈善。”《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第48頁。他所說的類便是概念或理性認識,而概念或理性認識是從激情中得到的。必須承認是情感決定理性,是潛意識決定意識,是變態(tài)決定常態(tài)。換個說法是下層決定上層,是低級決定高級。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是像費爾巴哈所說的那樣:“較高的要以較低的為前提,較低的并不以較高的為前提,理由很簡單,因為它必須要有件東西在它底下,才能站得更高。一件東西越是高高在上,所假定的東西也就越多,正因為如此,最高的東西并不是最初的東西,而是最晚、最后、依賴性最大、需要最多、最復雜的東西,正如在地球的形成史中,最重、最重要的石頭并不是那些最早的巖石——板巖和花崗巖,而是那些最晚、最近的產(chǎn)物——玄武巖和密致的火山巖。一件東西有了沒有任何前提的光榮,則它也就有什么都不是的光榮。”《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第447—448頁。據(jù)此可知,理性源于感情,理性離開了情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那就不成其為理性了。馮德說感情是知識的先鋒,“一種新奇的思想之達于意識,最初是以感情的方式出之?!薄端枷氲姆椒ā飞虅沼^舊版第59頁。

 

  理雖來自情,并被情所決定,但我們并不否認理對情也有反作用,也能制約和引導情,正如大腦皮層對皮下中樞有制約作用一樣,但從根本上說,理還是決定于情的。

打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shù)中國論壇 >>
發(fā)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shù)與癲狂》下
· “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意插柳柳成蔭”(1)
· “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意插柳柳成蔭”(2)
· “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意插柳柳成蔭”(3)
· “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意插柳柳成蔭”(4)
· “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意插柳柳成蔭”(5)
· “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意插柳柳成蔭”(6)
· 藝貴自然(1)
· 藝貴自然(2)
· 藝貴自然(3)
· 藝貴自然(4)
· 自然與自由
· 自由與目的(1)
· 自由與目的(2)
· 魯迅論創(chuàng)作目的(1)
· 魯迅論創(chuàng)作目的(2)
· 魯迅論創(chuàng)作目的(3)
· 魯迅論創(chuàng)作目的(4)
· 魯迅論創(chuàng)作目的(5)
· 魯迅論創(chuàng)作目的(6)
· 非理性是更高的理性
· 瘋?cè)擞欣硇詥???)
· 瘋?cè)擞欣硇詥???)
· 本能和自然中的理性(1)
· 本能和自然中的理性(2)
· 情中之理(1)
· 情中之理(2)
· 情中之理(3)
· 情中之理(4)
· “無私心即是當理”
· 仁與智
· “創(chuàng)作總根于愛”(1)
· “創(chuàng)作總根于愛”(2)
· 人類行為的根源是情
· 理不是先導而是事后的反省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無意到有意,從有意到無意
· 人的心理生活是多種水平、多層次的統(tǒng)一過程
· 意識與潛意識的界線是模糊的
· “心靈之運行,非直線而為圓形”(1)
· “心靈之運行,非直線而為圓形”(2)
· 有我在而無我執(zhí)
· 余論(1)
· 余論(2)
· 余論(3)

  • <sup id="q8qqq"></sup>
    
    <cite id="q8qqq"><ul id="q8qqq"></ul></cite>
  • <noscript id="q8qqq"><optgroup id="q8qqq"></optgroup></noscript>
    <nav id="q8qqq"><code id="q8qqq"></code></nav>
  • <small id="q8qqq"></small>